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

ID:36340325

大小:8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9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_第1页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_第2页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_第3页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_第4页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声声慢》导学案沅江市第一职业高中王哲中学一级语文教师邮编413002电话13875303899【导学领航】△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叠词的妙用、口语化的色彩及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浓浓的“愁”情。△学习重点1、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浓浓的“愁”情;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特色。△学习难点鉴赏词作的意境及采用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探究学习、诵读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预习案△教材助读1、作者档案李清照(1084—约115

2、1)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之一。她出身书香门第,工书、善文、通音律。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婚后,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人入侵,北方沦陷,北宋灭亡,夫妇被迫南迁,后丈夫病逝。她晚年过着漂泊悲苦的生活。她早期的作品开朗明快,清丽婉转,后期的词作多写浓愁,深沉凝重、哀婉凄苦。留有作品集《漱玉词》2、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

3、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作者的词作风格:前期,相思闺怨,对爱的渴求,对自然的喜爱(<<如梦令>>)后期:(南渡后)怀念故土(忧国忧民).孤独,凄凉(<<声声慢>>)要注意的是,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

4、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3、关于词的基本知识⑴ 词的定义: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⑵ 词的特点:①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②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

5、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③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④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⑤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⑶ 词的起源与发展:词起源于民间,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另说,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代,衰微于元明,复兴于清代。总之宋代是词的完美与鼎盛时期。词人颇多,如二晏(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张先、苏轼、柳永等、范仲淹、王安石、秦少游、辛弃疾、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都是代表人物。⑷ 词的种类: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一般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

6、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⑸ 词的风格: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婉约派的风格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重大题材入词。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一、导入课前三分钟播放歌曲《月满西楼》,配以歌词(出示幻灯片1)

7、。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好听的歌曲是由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写的词《一剪梅》谱成的,这首词道尽了李清照对丈夫的相思之苦。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首词《声声慢》(出示幻灯片2,课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学习(出示幻灯片3,显示学习目标)1、鉴赏词的意境,提高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2、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感情3、品味词中叠词的妙用、口语化的色彩及情景交融等艺术特色【自主学习】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