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取反思

氧气的制取反思

ID:36345270

大小:13.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氧气的制取反思_第1页
氧气的制取反思_第2页
氧气的制取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氧气的制取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氧气的制取》教学反思《氧气的制取》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题内容,教材中介绍了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和加热高锰酸钾。在本单元后的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内容,所以相对来说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内容介绍得较少,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我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内容单设立一节课,让学生广开思路,探究催化剂及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我将课堂内容分为三部分:催化剂的特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催化剂的选取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装置的设计。每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都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思路完成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思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小组内同学团结协作,合作完成实验。小组之间及时表达交流,互相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探究实验装置设计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这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制取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而且教材中没有任何介绍,难度很大,但学生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学生利用我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实验装置,我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装置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最佳发生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塞和导管连接组成的一套装置

3、,并以小组为单位制取了氧气。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也为后边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方式让我更充分地理解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这样一句话,“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当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探究活动中时,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就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然,一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不可能完美无缺。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不久就完成的一节课,相对来说对学生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在课堂上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够规范,用胶头滴管滴加硫酸铜溶液时

4、明显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了。有的同学对分液漏斗的使用不清楚,上端的塞子没打开就去移动活塞,导致液体不向下流。实验小组较多,可能我也没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操作,没有及时纠正。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做得更好。《氧气的制取》教学反思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八中学韩雪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