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

ID:36362251

大小:1.1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0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_第1页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_第2页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_第3页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_第4页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概述:概述: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又称色素膜-脑膜炎综合征、色素膜-脑膜脑炎、弥漫性色素膜炎综合征,是一种有特异性全身症状的急性弥漫性色素膜炎。其特征为:①突发性色素膜炎;②眉毛及毛发变白、秃发及白癜风等皮肤损害;③头痛、头晕、恶心等神经系统表现;④耳鸣、耳聋及眩晕等内耳症状。    在国际文献中,伏格特-小柳-原田病和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基本可以互换使用。伏格特-小柳-原田病包括3种疾病,即小柳病、原田病和伏格特-小柳-原田病。所谓小柳病是指仅出现眼前段的炎症,实际上此种类型并不存在,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仅表现为前葡萄膜炎的患者;所谓原田病是指患者仅出现眼后段病变

2、,如脉络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盘炎等,并且易于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不出现前葡萄膜炎或仅有轻微的前葡萄膜炎;所谓伏格特-小柳-原田病是指既出现上述脉络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眼后段病变,又出现前葡萄膜炎的眼前段改变。实际上原田病和伏格特-小柳-原田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在疾病早期典型地表现为所谓原田病的表现。如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即逐渐消退,不出现前葡萄膜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即可出现前葡萄膜炎。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伏格特-小柳-原田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色素较多的人种,常发生于亚洲人、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黑人。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可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

3、在日本和中国,伏格特-小柳-原田是最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之一(表1)。在我国葡萄膜炎中,此综合征占16.1%。在日本此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6.5/100万,患病率为15.5/100万。伏格特-小柳-原田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20~50岁,尤以20~40岁发病最多。一般认为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但也有人认为男女发病比例相同或男性多于女性(表2)。病因:病因: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及感染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可能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而致病。    1.细胞免疫造成组织损伤 这种损伤是由淋巴细胞介导的。实验证实,本病病人的淋

4、巴细胞受黑色素细胞表面抗原致敏,致敏的淋巴细胞是把黑色素作为靶细胞来进行攻击的。也就是说,黑色素细胞既是免疫反应的抗原,也是受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而遭受破坏的靶细胞。现已从病人体内检出针对色素膜各种成分的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抗体是针对黑色素细胞表面抗原抗体。该抗体是通过抗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机制来破坏黑色素细胞,说明它是通过体液免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     杉浦清治认为,本病是一种黑色素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诱发这种自身免疫的抗原位于黑色素细胞表面。在正常人,由于抗体免疫监视系统起作用,所以免疫活性细胞不发生对自身黑色素细胞的免疫攻击作用,此种状态称为免疫耐受性。而患本病时,可能由于以

5、下两种因素终止了这种对自身黑色素细胞的免疫耐受性:①免疫监视系统功能原发性障碍;②黑色素细胞发生了某种变化,使细胞表面的抗原性受到修饰。    2.免疫遗传学在致病中的作用 现已知许多自身免疫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密切相关。杉浦清治检测了一组病人的HLA-A、B、D位点抗原,结果HLA-BW54抗原的频率为45.2%,对照组为13.2%;LD-Wa抗原为66.7%,对照组为16%;HLA-BW54的相对危险率为4.9,LD-Wa为10.5,即携带这两种抗原的发病率分别是不携带者的4.9倍和10.5倍。HLA-BW54、LD-Wa分别为HLA-B、D位点抗原,白人中无这两种抗原,因而被认为

6、是远东地区人所特有的抗原。本病多见于日本和东方人,而少见于欧美白人,这也说明本病与免疫遗传学密切相关。Ohno也证实本病病人DR4及MT3的相对危险率分别较对照增加15.2倍和74.5倍。本病与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也是与HLA-D(DR)位点抗原(MT3)有密切相关作用的。经检测D(DR)位点抗原的所有病例,其MT3均为阳性,从而表明本病与免疫遗传学因素极为相关。DR4及MT3也是日本人和远东人所特有的抗原。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与HLA的相关作用见。    3.病理 本病典型的病理改变是脉络膜组织学所见:病变是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包绕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而形成的结节性肉芽肿病变,中心无坏死

7、灶。上皮样细胞是具有清楚细胞质的大型细胞,内含较多的细胞器、溶酶体和吞噬体。在吞噬体内可见有黑色素颗粒。可见有向脉络膜面内突出的达-富(Delen-Fuchs)结节,该种结节是由变性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的。虹膜睫状体的病理改变在本质上与脉络膜改变相同,系由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构成的病灶,有时可见有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征象,但在虹膜内上皮样细胞形成不及脉络膜内明显。    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