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词调研究

南歌子词调研究

ID:36393899

大小:12.75 MB

页数:157页

时间:2019-05-10

南歌子词调研究_第1页
南歌子词调研究_第2页
南歌子词调研究_第3页
南歌子词调研究_第4页
南歌子词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歌子词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受花蓖签字日期:≥∥争年r月/S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2、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慨既锄张够仁签字日期:加哗年f其l(日签害B期:刀‘争年s其/占日摘要《南歌子》词调源于唐代教坊曲名,乃唐人酒筵行令之著辞,配合短歌小舞。后作为词调广为流传,其有单调、双调二体,白唐五代至明清,一直流行不废,现在存有《南歌子》作品近1600首,在词调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词调起源、乐舞风貌、题材内容、声情特征、地域特色等方面对《南歌子》词调进行较为深入的综合研究。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重点论述学术界对《南

3、歌子》词调的研究情况。第一章《南歌子》词调溯源。首先,考证《南歌子》词调的起源,《南歌子》曲调当源自清商乐中的“南歌”,即“江南弄"之类;《南歌子》歌辞最早应为唐人酒筵行令之著辞。其次,辨析《南歌子》词调名称的来源,定名当因其具有南方音乐渊源;概述《南歌子》词调的别名,常见的有《南柯子》、《风蝶令》、《春宵曲》、《碧窗梦》、《水晶帘》等;最后,细述《南歌子》词调的体制格律,小令体制,有单、双调之别;一调多体,字数不等有23、26、29、52、53、54、56、57诸体,以押平韵为主,亦有押仄韵者;上下片对仗工整,九字结句较为复杂。第二章探讨《南歌子》的乐舞风貌。从

4、《南歌子》词调的音乐方面来看,风格上它具有江南民歌特色;分入多个宫调,显示出不同时期之变化;演奏乐器大约可分为管吹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关于《南歌子》的舞蹈风貌,首先分析敦煌残卷中《南歌子》舞谱,可知其舞蹈体制短小,且富于变化:其次,论述《南歌子》舞蹈的软舞风格及舞袖特色。第三章论述《南歌子》词调题材的发展与演变。唐五代《南歌子》以闺艳题材为主,间有写景、生活题材;两宋时期《南歌子》题材内容较为丰富多样,突破了闺艳藩篱,出现了羁旅、生活、交游、节序、咏物、写景等题材类型。宗教题材“独步天下”成为金元《南歌子》题材内容的主要特点;明代《南歌子》则延续宋时的

5、闺情、交游、咏物、写景等主流题材,女性词人作品崭露头角;清词中兴的背景下,《南歌子》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多达30种,且出现了大量的题图词,女性词人群体逐步庞大,且兹时整个《南歌子》词作艺术水平较高。第四章多角度探析《南歌子》词调的声情特征。首先,从所属宫调来探析,《南歌子》分入仙吕宫、林钟商、黄钟羽、小石调,有着不同的声情特征;其次,从体制旬式、四声运用、用韵疏密、韵目情况等格律方面来分析《南歌子》声情;最后,以《南歌子》的文辞风格来论述其声情,大致有清新明快、平和冲淡、感伤婉转这三种。第五章为《南歌子》词调的地域性研究,主要从创作者的地域分布和词作意象的地域特色来

6、展开论述。《南歌子》词作者的地域分布既有与词史发展相一致的规律性,又有以南方人为多的特殊性。《南歌子》词意象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作品中多清新优美的江南自然意象与丰富多彩的江南人文意象。关键词:《南歌子》乐舞题材声情地域性AbstractTheNanGeZitunederivedfromJiaoFangsongtitleinTangDynasty,whenplaydrinkers’wagergameofTangDynasty,itusedwithshortsonganddance.Later,itwidespreadedasatune,hassingleanddou

7、bletwoform,itKeepingpopularfromTangtoQing.Nowtherearealmost1600worksofNanGeZf,anditplaysanimportantroleinhistoryoftune.Thispaperhasin—depthcomprehensiveresearchontheoriginofthetune,musicanddancestyle,subjectmatter,soundandfeelingcharacteristics,regionalfeaturesaboutNanGeZi.Thispaperis

8、divi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