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

ID:36408387

大小:9.74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0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_第1页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_第2页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_第3页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_第4页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60卷第4期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ol60No42014年7月July2014贵州剑河寒武系黔东统杷榔组沉积环境及生物地层再研究———以剑河交榜剖面为例闫巧洁,彭进,赵元龙,文荣琴,孙海静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内容提要:贵州剑河交榜剖面杷榔组顶底完整,三叶虫序列完整,产出掘头虫类三叶虫5属7种。其中ArthricocephaluschauveauiBergeron,1899,ChangaspiselongataLeeinChien,1961,Arthricocephalitesjishouensis(ZhouinZ

2、houetal.),1977,3个种也出现在北美格陵兰的HensonGlatsche组,提供了三叶虫全球对比的重要信息。其中A.chauveaui在交榜剖面杷榔组底部4m首现,延伸至近顶部278m。交榜剖面杷榔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信息表明该剖面更适合作杷榔组岩石地层标准剖面,该剖面应是A.chauveaui首现点位定义的都匀阶界线层型剖面。可能是全球寒武系第4阶具有竟争潜力的界线层型剖面。关键词:Arthricocephaluschauveaui;杷榔组;交榜剖面;寒武系;贵州杷榔动物群是产于杷榔组上部的一多类群的化indicus的首现点或者Rred

3、lichia与Bathynotus灭绝石组合,以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Zhao,点之上台江阶为顶界(PengShanchiandBabcock,ParsleyetPeng,2007(ZhaoYuanlongetal.,2007),2001)。A.chauveaui是杷榔组的重要化石,也出现Redlichia(Pteroredlichia)Walcott,1905和掘头虫类在北美格林兰的HersonGlatsche组(Blakerand三叶虫为特征,与凯里生物群特征分子极为相似Peel,1997),具较宽地理分布。最近国际寒武系分(ZhaoYua

4、nlongetal.,2005),是早于凯里生物群的会多次讨论了第4阶划分的原则,在原有Redlichia、又一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彭进等,2005;PengJinOlenella作为首现点位的基础上,增加了A.etal.,2005)。杷榔组在贵州东部分布广泛,据野外chauveaui首现点位的建议(PengShanchiand工作确认,已发现了杷榔动物群的6个产地(彭进,Babcock,2011)。本文研究的交榜剖面位于贵州省2009;马海涛等,2011)。本文研究的交榜剖面是杷剑河县革东镇交榜村,杷榔组沿交榜村东侧山脊完榔动物群的重要产地之一(彭进等,201

5、0;PengJinet整出露。从剑河县革东镇有小公路直达剖面,交通al.,2012a,2012b)。杷榔动物群的发现,推动了杷十分便利(图1)。交榜剖面岩石地层露头好,三叶榔组的深入研究。随着寒武系内部再划分工作的开虫序列完整,没有构造破坏,对其岩石地层、化石组展,我国华南寒武系在斜坡相区由下而上被划分为合、生物地层、沉积环境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具滇东统、黔东统、武陵统、芙蓉统4个统,黔东统含有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南皋阶和都匀阶(PengShanchiandBabcock,2001;1地质背景PengShanchi,2003;彭善池,2008,2009a)。

6、杷榔组位于黔东统都匀阶下部,都匀阶以A.chauveaui杷榔组由杨敬之、钱义元1959年在贵州都匀附Bergeron,1899的首现点为底界,其上部延伸进入了近杷榔村命名的一套粉砂质泥、页岩上部夹少量薄清虚洞组和凯里组的下部,与以Orytocephalus层泥质灰岩的地层(钱义元,1961)。最初被确认为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72005,41330101)、国家973重点基础项目(编号2013CB835002)现代古生物及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基金(编号113111)、贵州省省长基金(黔省专合字[2011]37号)

7、、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0[7001])、贵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贵大人基金字:2010021)、国家地层委员会和深圳仙湖植物园古生物博物馆基金联合资助。收稿日期:20131219;改回日期:20140604。责任编辑:黄敏。作者简介:闫巧洁,女,1989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Email:qiaojiedido@163.com。通讯作者:彭进,女,1957年生。教授。主要从事寒武系早期后生生物及界线地层划分研究;Email:gzpengjin@126.com。894地质论评2014年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质页岩

8、及少量粉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