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

ID:36430394

大小:243.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0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_第1页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_第2页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_第3页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_第4页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人为循环;水污染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水污染的分类: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2、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各种杂质根据其在水中的状态可分为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和电导率等。化学性指标:pH、碱度、酸度、硬度、各种阳/阴离子、总含盐量和一般有机物质等;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有毒化学指标;DO、COD、BOD、TOD等氧平衡指标。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有机物质综合性指标

2、是COD、BOD、OC。生化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BOD。测定步骤,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碳氧化阶段,主要是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也含有含氮有机物的氨化,此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生化需氧量La或BODu表示。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所消耗的氧量称为硝化生化需氧量LN或NOD。生化需氧量的定义中只规定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质,在第一阶段生物氧化中,有机物的C变成CO2,N变成了NH3,他们都已无机化了,因此并不关心NH3继续氧化为NO2-和NO3-,然而对于一般的有

3、机废水,消化过程大约在5-7天甚至10天以后才能显著展开,所以在5d的BOD测定中通常可以避免硝化细菌好氧的干扰。标准BOD测定为什么选5天?因为5天的BOD消耗值基本达到70%左右,时间再长效果也不显著,而且没有时效性对于大多数有机物而言,生物好氧氧化经过20天大约能完成95~99%,经过5天只完成70%左右。对于一般的有机废水,硝化过程大约在5~7天甚至10天以后才能显著展开,因此BOD5在的测定通常可以避免硝化细菌好氧的干扰。xt=La(1-10-k1t)K1(T)=K1(20)(1.047)(T-20)La(T)=La(20)(0.02T

4、+0.6)如果同一废水中各种有机物质的相对组成没有变化,则三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是COD>BOD>OC。化学需氧量几乎可以表示水中有机物质的全部含量,而生化需氧量则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那一部分有机物质的含量。B/C>0.3,一般认为此废水适宜采取生物化学方法处理。3.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水体自净: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过程为水体自净。主要有物理过程、化学与物理化学过程、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过程。4.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

5、理方法水中被取出的杂质按颗粒大小可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多借助物理作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如筛滤截留(格栅、筛网、微滤机)、重力沉降(沉砂池,去除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分为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离心分离(水旋分离和器旋分离设备)等。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1、沉淀的类型?适用范围?(1)自由沉淀水中悬浮物颗粒浓度低,呈离散状态;互不干扰,各自完成沉淀过程。颗粒在下沉过程中形状、尺寸、密度、不发生变化。例如:沉砂池、初沉池的初期(2)絮凝沉淀水中悬浮物浓度不高,但有絮凝性能。在沉淀过程中

6、互相碰撞发生凝聚,其粒径和质量均随沉淀距离增加而增大,沉淀速度加快。例如:二沉池初期、混凝沉淀、初沉池后期(3)拥挤沉淀(分层沉淀)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颗粒下沉受到周围其它颗粒的干扰,沉速降低,颗粒碰撞互相“凝聚”而共同下沉,形成一明显的泥-水界面。沉淀过程实质是泥-水界面下降的过程,沉淀速度为界面下降速度。如:高浊度水的沉淀、二沉池的后期、污泥浓缩池上部4)压缩沉淀当悬浮物浓度很高、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将下层颗粒间的水挤出,使颗粒群浓缩。例如:沉淀池底物、污泥浓缩池内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

7、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理想沉淀池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2)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无关,与表面积成反比。普通沉淀池按照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的形式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优缺点、适用条件:池型优点缺点适用条件平流式1.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2.施工简单,造价低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时,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渗于水中,易腐蚀1.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2适用于大、中

8、、小型污水处理厂竖流式1.排泥方便,管理简单;2.占地面积较小1.尺子深度大,施工困难;2.对冲击负荷及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3.造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