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

ID:36473011

大小:1.17 M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5-09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_第1页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_第2页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_第3页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_第4页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耕作制度耕作制度(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复种间、混、套作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等土壤耕作制度养地制度施肥制度灌溉制度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制度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与种植方式。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第一节农作物布局1.定义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中心。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

2、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即解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一、作物布局2.作物布局的原则(1)需求原则(2)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一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程度。(3)经济效益与可行性(1)明确对产品的需求(2)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3)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4)作物配置的确定(5)可行性鉴定(6)生产资料的确保3.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4、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1)粮食生产立足于总量平衡,区域优先发展(2)努力推进经济作物区域化种植(3)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

3、物三元结构的转变,实现饲料作物生产的独立化。第二节、复种一、复种及其相关概念(一)复种复种是指一年在同一田地上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接茬复种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插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或夏大豆。移栽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大蒜收货后移栽棉花或西瓜(甜瓜)苗的种植方式。套作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在前茬作物的行间套种或套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如下麦套种玉米,下麦套种棉花的种植方式。再生复种单指水稻与再生稻形成的复种形式。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用复种指数来

4、表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收获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二)熟制熟制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它以年为单位表示收获农作物的季数。如一年两熟是指一年内收获两季农作物,如冬小麦—夏玉米,用符号“—”表示年内复种;两年三熟是指两年内收获三季农作物,如春玉米→冬小麦—夏甘薯,用符号“→”表示年间复种。其中对一块田地上收获一次以上的熟制,称为多熟制。(三)休闲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一)热量条件1.积温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

5、温。≥10℃的积温复种形式2500~3600℃复种早熟青饲作物或套种早熟农作物。3600~4000℃可一年两熟,但要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农作物或采用套种、移栽的方法4000~5000℃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5000~6500℃可一年三熟>6500℃可三熟至四熟二、复种的条件2.生长期≥10℃的日数复种形式<180d多为一年一熟,复种极少180~250d可以一年两熟>250d可以一年三熟3.界限温度是指农作物各生育时期的起点温度、生育关键时期的下限温度及农作物停止生长的温度等。如冬季最低气温平均-20℃~-22℃是冬小麦种植的北界线;夏天要播种喜温农作物,最热月

6、平均温度18℃是豆科农作物分布的下限温度。(二)水分条件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能否实行复种,要看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分配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腾量、农田基本建设等。年降水量(mm)复种形式>600mm可实行一年二熟,但水分不能满足二熟要求,复种时需要进行灌溉。600~800mm有灌溉条件时,可以进行稻麦两熟。>800mm可以实现稻麦两熟。>1000mm种植双季稻和三熟制。(三)地力与肥料条件1.复种对养分需求量大;2.土壤肥力高利于复种土壤肥力水平高的土壤,能为复种提供较好的土壤肥力基础,对外部投入的依赖程度较低。但不是土壤肥力一定要较高,才能实

7、行多熟种植。3.复种需要有较多的肥料投入,多熟制产量增加,带走的营养元素也相应地增加了,而自然归还率氮只有1/3,磷为1/5左右,需增加施肥量。(四)劳畜力、机械化条件复种次数的增加,用工量增大,前作收获后作物播种的季节紧张,农活集中,对劳畜力和机械化条件的要求更高。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人均耕地少的复种指数高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复种指较低。在一些农村劳动力紧张的地区,在考虑发展多熟种植时,一定要注意与相配套的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五)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复种成败的决定因素一种复种能否稳定地发展,决定于社会对其农产品的需求,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商品价值和纯利润的大小。凡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