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ID:36474629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_第1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_第2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_第3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_第4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袁佳瑜罗彦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推出了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而利率市场化正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水平会表现出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利率管制的特点,使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管理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因此,面对利率多变的市场,如何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利率市场化:一个理论综述通常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逐步放松对利率水平的直接管制并取消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行

2、政措施,以形成一个在国家间接调控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率体系,并最终实现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分别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这一理论也成为发展中国家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状态及金融体制的考察,麦金农和肖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利率管制。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率被政府限制在非常低的水平甚至为负值;第二,

3、实行利率差别待遇。过低的利率水平导致储蓄水平低下和资金需求强烈,政府为抑制廉价资金的过度需求并引导有限资金流向政府计划优先部门而采取计划分配资金投向,造成社会投资质量低下。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水平是金融抑制的根源。在金融抑制下金融市场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府管制的市场,其资金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及政府机构;二是“地下”自由市场,例如民间借贷等。这种严重的价格歧视和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寻租行为导致腐败滋生,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应实施利率自由化政策,放弃对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使利率能真正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强调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

4、和利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20世纪80年代实行自由化改革的国家频繁发生了金融危机,麦金农和肖的理论受到了严峻挑战。一方面,该理论强调了金融抑制的弊端和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作用,而忽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当环境和合理方式,拉美国家利率改革的失败教训也反证了其理论缺陷。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的东南亚等各国发展的经验也不支持这一理论,例如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而其经济仍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在此背景下,麦金农和肖的理论受到了质疑。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发现实行利率市场化会产生逆向选

5、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这两种效应导致银行资产具有更大的风险,尤其是违约风险的增加。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若宏观环境不稳定,缺乏充分的银行监管,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金融系统混乱,影响经济发展。斯蒂格利茨等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设定宏观经济环境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且可预测等前提条件,由存贷款利率管制、市场准入限制等选择性干预措施组成的金融约束政策将有助于经济增长。金融约束与金融自由化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实质上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金融深化理论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客观条件,体现了一国金融发展自由过渡的金融政策安排,

6、是金融市场发展顺序的动态过程,两种理论互为补充。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剧(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麦金农和肖首先提出,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是用以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核心概念。那么,政府为何要实施金融抑制,如果利率市场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何要有利率管制向利率市场化过渡呢?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各银行间为争夺存款,竞相提高存款利率,致使银行的筹资成本不断增加,结果导致了30%的银行倒闭,为此,美国不得不实施利率管制。然而利率管制最终又限制了经济发展,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

7、林体系的瓦解。其中最为著名的案例是美国国会1933年颁布的Q条例,条例规定了存储利率不得超过美联储和存贷保险公司规定的上限。作为权宜之计的金融抑制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的压力,然而从长期来看,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对于由计划经济转轨至市场经济的我国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改革的主要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机制优化配置资源,价格的决定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于

8、利率来说也是如此,管制下的利率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可以使央行有效地使用利率杠杆以增强政策工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