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

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

ID:36476792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_第1页
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_第2页
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_第3页
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药的合理使用探讨随着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药物新产品、新剂型以及进口药品不断涌人医药市场,使临床上新药品种急剧增加。由于新药特点,临床用药经验不足以及某些新药宣传的报道失真和夸张,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就新药的使用谈一点粗浅看法。1价格与疗效4无论是药品的新品种、新剂型,国产还是进口,价格都相对同类产品高几倍,其原因:与成本、工厂设备、资源、操作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等有直接关系。也有一些新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变或剂型改变,原价格也相应上涨。如:新药交沙霉素,它和红霉素同属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价格确比红霉素高数倍,但在治疗某些疾病时疗效

2、增强,而副作用降低。又如:羟氨苄青霉索片剂,价格比等量氮苄青霉素高2倍,但杀菌力特强,其吸收率较氨苄青霉素高。也有一些新药在价格与疗效上没有一定的规律,价格高的新药不一定对各种疾病都有较好疗效,利福平曾一度被认为是贯的好药,但实际上它与异烟肼的抗结核效果相当.单独用于结核杆菌时也极易产生耐药性,故必然在其它药品无效时方可采用或联合用药。价格贵的药品如不对症,不仅没有疗效,副作用会给机体造成损害,经济造成浪费。如乙酰螺旋霉素和红霉素同属大环内脂类结构,抗菌谱相似,但价格比红霉素高两倍,而对金葡菌的抗菌作用只有红霉素的1/16~1/32。可见对金葡菌感染不

3、适合用乙酰螺旋霉素。在广谱抗生素中青霉素是同类产品价格最低的一种产品,与头孢菌素类相比价格低几倍,就临床作用与抗菌谱之广,目前还没有一种新药能完全取而代之。还有一些价格低的老药,只要临床使用得当,不仅疗效好且副作用少,它们经得住长期的临床考验。在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肠溶阿司匹林也应首选,不宜先选用价格高的皮质激素类或进口类药物。在一些患者中存在着新药比老药好,价格高就是好药,病人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一顾迎合,盲目使用。2推广新产品临床评价新药经临床使用,疗效高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如胃动力及止吐药吗叮啉与胃复安相比疗效高副作用小,极少发生锥体

4、外系反应,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又如:广谱抗菌新药阿莫灵片剂,虽价格高,但疗效快,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息者欢迎。但也有一些新药由于宣传广告失真,临床使用后造成不良后果。近年来,新药层出不穷,有些新药广告主要报道其治疗作用,对其不良反应只是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只谈其好不谈其弊,什么灵、妙、优等。当然独道之处的新药需要广泛宣传,为患者解除疾病之苦带来福音,但也确有一些新药宣传夸大其词。如:一些脑功能改善药,保肝药和驱肠虫药等,有不少病人和单位只看到广告新药宣传,就大量购进,广泛用于临床,不去做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毒副作用的记录和总结,真正优到哪里不得而知,对

5、新药只管使用,不去评价。3总结经验、合理使用新药虽然要进行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Ⅰ、Ⅱ、Ⅲ4期临床观察后才大量生产投入使用,但由于各期临床观察时间短,各种资料不足,因此必须掌握新药特征,对症下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4用药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应用新药须慎重,预先应熟悉其药效学和药动学知识,价格高的药物不一定对各种疾病都有较好疗效。实践证明,很多老药,或价格低的药物,只要合理对症,不仅疗效好,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切忌偏用、滥用贵药。符合药物使用的适应证:治疗疾病选择用药时,选用的药物必须要符合药物治疗的适应证,而无禁忌证,选用合理,这是用药时首先应考虑和

6、应做到的。用药选择时,首先应视该药物对该疾病的疗效如何,在治疗一种疾病的数种药物中,选择疗效最好的药物。如气性坏疽虽有甲硝唑、氯霉素、多西环素、万古霉素等对之有效,但疗效最好的是青霉素,故应首选青霉素。用药必须对人体安全,但大多数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致使某些药物疗效虽好,而不良反应较多或较重,不得不放弃而选用疗效较差但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故在用药选择上,最好选用那些既有效而不良反应又轻的药物,如治疗菌痢时选用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的环丙沙星,而不选用疗效好、但不良反应严重的氯霉素。在临床上为了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尽量用最少的药物达到最大的治疗

7、目的。但在一些情况下,采用联合用药是必要的。如治疗中、重度高血压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用(如利尿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利尿药+钙拮抗药等),以加强降压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4总之,新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发展前途,合理使用新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证药学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健康,但新药的使用应有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应用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确定疗效,并注意不良反应,这样既能使新药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又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参考文献[1]谭天林,陈昌远,李雪等.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

8、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38~39.[2]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