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

ID:36492581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_第1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_第2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_第3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_第4页
资源描述: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2(雷曼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共青团农场学校雷曼曼“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课题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湖、气候等概况。2.能够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该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能够学会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分析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会运用到其它地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

2、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2.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重 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湖、气候等概况。2.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方法独立自学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难点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梦江南》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可以从自然环境、古诗词、旅游景观等方面加以描述)。俗话说:美不美江南水,南方最美最富庶之地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讲

3、授新课一、江海交汇之地(一)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49页~50页以及图7.1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思考并独自完成以下问题。1、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份?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3、读图总结概括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地形、地势、河湖特点。4、该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有何特点?学生自主学习、发言展示、师生点评。(二)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仔细阅读课本51页相关文字和图7.15,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适时提示:从沟通东西、联系南

4、北和对外交流几方面展开讨论。)小结:该地区可以依托长江水运,沟通东西部地区;依靠沿海航运,联结南北方地区;通过远洋航线,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三)、河流与区域发展【探究一】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补充。(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引导提示)小结:利:为农业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工业提供充足的淡水和净化条件,以及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等。弊: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等等。【探究二】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课

5、本52页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1)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灌溉水源。弊:易造成洪涝灾害。(2)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课堂练习1.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A.温带水果之乡B.鱼米之乡C.亚热带动物王国D革命旅游胜地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广阔,一

6、望无际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下3、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4、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是为了()A.通风防潮、利干排水B.便于拆迁,适合游牧生活C.防寒保温D.房顶坡度大是为了防止冬天积雪过多5、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同为什么我国江南是“鱼米之乡”,而阿拉伯半岛水资源匮乏()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C.洋流影响D.纬度位置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走进了长江三角

7、洲地区,这里如诗如画,波光滟滟,山色空蒙,小桥流水,这里不仅美丽富饶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我们期待共有这里,领略他的风采,感受他的富饶,亲近他的文化。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长江三角洲地区如画的风景,并在音乐声中结束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板书设计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一)范围位置自然特征(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