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ID:36496871

大小:508.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1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论述食品科学2010,Vol.31,No.23439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李萌,王静雪*,林洪(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摘要: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面临着由耗时、费力的传统方法向省时、简便的现代检测技术转变的挑战。噬菌体作为细菌的天敌,具有结构简单、专一性强、分布广泛、繁殖速度快的特点。现今已有很多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这些方法方便、快速、高度特异性,特

2、别是当检测费用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时,更有优势。本文对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进行分类综述和分析。关键词:噬菌体;致病菌;检测方法ResearchProgressoftheUseofBacteriophagetoDetectFoodbornePathogenicBacteriaLIMeng,WANGJing-xue*,LINHong(Department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266003,Ch

3、ina)Abstract:Foodbornepathogenicbacteriahaveasignificantimpactonfoodsafety.Traditionaldetectiontechniquesarenotsufficienttoachieveasatisfactorydetectionresultsinshorttimeperiod.Novelmethodswithrapidity,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arehighlydesired.Bacter

4、iophagesarevirus-infectingbacteria,whicharewidespreadinenvironmentandhavethecharacter-isticofsimplestructure,highspecificityandrapidpropagation.Currently,manyphage-basedmethodshavebeendevelopedforinexpensive,fastandsensitivedetectionforfoodbornepathog

5、enicbacteria.Inthispaper,the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ofphage-basedmethodsarereviewed.Keywords:bacteriophage;pathogenicbacteria;detectionmethod中图分类号:Q939.48;TS2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630(2010)23-0439-08食源性疾病是人体摄入致病微生物、毒素或化学物目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多采用免疫学、分子质污染的食品而

6、引起感染性或中毒性症状的疾病。大量生物学等技术实现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免疫学检的食源性疾病都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其临床表现为测方法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建立的,如恶心、呕吐、痉挛、腹痛和腹泻等。常见的食源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简便,但是灵敏度和特异致病菌有沙门氏菌(Salmonella)、空肠弯曲菌性有待提高,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结果不能够被培养实验(Campylobacterjejuni)、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验证[1];分子生物学法,如依赖DNA体外扩增原理的(Lis

7、teriamonocytogenes)、大肠杆菌O157:H7DNA指纹图谱技术、多重PCR检测技术、实时定量PCR(EscherichiacoliO157:H7)、志贺氏菌(Shigella)和金黄等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是仪器和试剂盒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等。食源性致病菌成本昂贵,对操作技术要求高;基因芯片技术利用相关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医药和公共卫细菌的特异性基因(如毒力基因、抗生素耐受基因)和基生领域内,需要建立快速、灵敏以及精确的

8、方法来检因库中的rDNA序列设计玻片上的片段可快速、准确地测食源性致病菌。传统的增菌培养、生理生化鉴定等检测和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技术手段已经满足不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食源点,如背景干扰比较大、从不同细菌中分离出来的RNA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面临着由耗时费力的传统方法向省的完整性不同、实验室费用高等;蛋白质芯片技术能满时简便的现代检测技术转变的挑战。足食品致病菌检测快速、准确度高的要求,但是芯片收稿日期:2010-09-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