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

ID:36509614

大小:66.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_第1页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_第2页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_第3页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_第4页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瞬时波强技术在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sclerosis,SSc)患者瞬时波强(waveintensity,WI)曲线特征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SSc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均于静息状态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应用WI技术测量左右颈总动脉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射血前期时间R-W1,射血时间W1-W2,并对时间分别以R-R

2、间期校正。将两组的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c组W1有减小趋势,NA具有增大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c组、对照组的W1分别与相应的EF呈显著正相关(r=0.675,0.608,均P<0.01)。结论WI作为一种检查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新技术,为评价SSc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提供了重要价值。【关键词】超声检查颈总动脉瞬时波强系统性硬化病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主,并累及血管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瞬时波强(waveinte

3、nsity,WI)是通过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反映心脏和血管整体功能状态的一项新技术,可以评价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1]。本研究旨在初步研究SSc患者颈动脉WI曲线特征,以准确地反映SSc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评价SSc患者心血管病变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71.1研究对象 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23例SSc患者,男性5例,女性18例,年龄19~72岁,平均(46.3±8.8)岁,病程2个月~1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8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制定的SSc诊断标准,其中1例合并

4、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对照组为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19~65岁,平均(41.1±9.8)岁。2仪器与方法 2.1仪器:选用LOG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WI软件系统,UST-5412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10MHz;UST-52105相控阵探头,频率1~5MHz。2.2WI检测方法:受检者在室温为20℃~25℃的检查室内休息25min以上,测量左右上肢血压,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取仰卧位,连接心电图,选取颈总动脉开始膨大点近心端1.5-2.0cm

5、处为WI检查部位。0~20度范围内调节BeamSteer(B)键,使动脉前后壁显示最清楚,在B/M模式下,启动WI功能。将B模式采样线上的2个取样门分别置于血管前、后壁外膜中层交界处;M型SweepSpeed设置为200mm/s,启动WI血流显示键,WI血流取样门宽4.0mm,0~20度范围内调节BeamSteer(flow)键,声束血流夹角60度,按select键采样;冻结后按WI键显示界面,输入血压值,挑选6个以上波形,再按next键显示报告界面。2.37WI数据采集:从WI报告界面上记录下以下检测参数:第一

6、个正向峰,即瞬时加速度波强(instantaneousacceleratingwaveintensity,W1);第二个正向峰,即瞬时减速度波强(instantaneousdecelerationwaveintensity,W2);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egativearea,NA);心电图R波顶点到W1顶点的时间间隔(R-1st,即射血前期时间,R-W1)、W1顶点到W2顶点的时间间隔(1st-2nd,即射血时间,W1-W2),并分别除以心电图R-R间期的平方根得出校正后时间R-W1’、W1-W2’。见图1。图

7、1WI报告界面a:正常对照者WI曲线图;b:SSc患者WI曲线图,W1较正常人稍偏小,NA稍偏大。2.4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受检者取左侧卧位,解剖M取样线通过左室长轴观标准Ⅱa区,用Teichholtz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及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shortening,FS)。3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8、结果4.1一般临床资料对照组性别与SSc组相匹配;SSc组与对照组间年龄、心率、左右侧血压及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7表1SSc组与正常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x±s)注:LVEF:左室射血分数;LVFS:左室短轴缩短率4.2SSc组与对照组WI指标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SSc组W1有减小趋势,NA具有增大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2、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