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

ID:36514479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_第1页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_第2页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_第3页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学生终于学完拼音,开始接触汉字了。第一篇识字是古诗《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课文,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村田野画面,这首诗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隐藏其中。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制定学习目标如下: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这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诗歌大意,能

2、想象出山村优美的画面。因为本课时识字课,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识字上。难点是写好“一、二、三”这三个字。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点入手。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欲望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假如识字教学只是单纯为识字而进行教学,会使识字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苦差使,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伊始,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来一个数数比赛,目的是让学生发准10个汉字的音。然后教师创设识字的环境,让学生给1-10号的运动员分发篮球,如果学生不认识汉字怎么发呢?这时候学生识字的愿望很强烈,就会自主地识记这些字,老师就鼓励学

3、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识这些汉字。接着老师又创设了四个环节,也就是巩固识记汉字的环节。第一:老师任意出示一位运动员,让学生出示相应的标有汉字的篮球,使运动员身上的号码和篮球上的汉字相符。第二:让运动员和学生交朋友,如果认识了运动员身上的汉字就站起来读一读。第三:让刚才不会的同学站起来勇敢的读一读,找出学生的进步点。第四:去掉拼音小帽,让学生开火车认读。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全面积极主动的参与识字中来。二、读中识字,读中理解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它排列整齐,意境优美,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诗人很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因此教师不要错过这个既能让学生识字又能培养学生情

4、趣的大好时机。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我安排了学生4读。即初读、再读、品读、美读。初读古诗时,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再读古诗时,先听老师范读,自己再练读,在读好节奏是同时,又一次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品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读读古诗看看图,看看图再读读古诗,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使汉字和鲜活的事物联系起来。美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升华了诗情,陶冶了情操,最后吟读成诵。三、加强写字指导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三个字

5、看似简单,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写汉字,所以要想写好这三个字是很难的。因此在写字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如老师每范写一个字,要求学生伸出手和老师一块写,另外还要提醒学生每个字写在田字格的什么地方注意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追求完美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心愿,但课堂是灵动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存在很多的变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课前的备课和教学预设在教学实施中稍有些出入,但并没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2、各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1)同伴合作、阅读方面。在学习生字时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要求

6、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读会了同桌两个人互听互读。在读诗句时又采用同桌两人合作的方式,一人读诗句,一人指图,再次感受小山村的美。在此过程中,既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又是一种变换形式的阅读,可谓是一举多得。尤其是在阅读指导上,我通过看图来让学生体会小山村的美。这样学生在不自觉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不但体会目标2,并为目标3的达成做好了铺垫。(2)动手操作方面。这首诗非常有节奏感,为了学生能够投入地读,读出诗的韵味。我让学生先看画面体会小山村的美,然后边读边用手势表达出古诗的节奏。指导学生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提醒、动作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理解体会

7、了小山村的美,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3)看听视频方面。在教学古诗时,我运用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了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4)提问理答。针对本节课,觉得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