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

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

ID:36514964

大小:60.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_第1页
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_第2页
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患者置胃管的时机和方法,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对我科2010年7月—2011年6月174例气管插管后需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87例,试验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胃管,试验组选取在患者气管插管后处于镇静状态下,使用鼻肠营养管导丝做胃管支撑引导置管。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后的置胃管方法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粘膜损伤和预防肺部感染,同时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低,简单易推广。【关键词】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方法留置胃管是ICU常用的治疗措施,

2、但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原因造成置管困难,因此,我科对174例气管插管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作比较,改良后的方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病人不良反应低,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我科进行气管插管后需置胃管的病人1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7例,试验组87例,两组病人男性117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6.45±18.16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疾病种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31.2.1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随机常规置胃管方法,试验组选择气管插管后患者处于镇静状态下置管,在置胃管前将

3、浸泡消毒后的鼻肠营养管引导钢丝插入胃管顶部盲端(避免钢丝从胃管前端侧孔穿出),常规润滑后放置胃管,两组采用的胃管型号及判断置管成功方法均相同。1.2.2观察指标①一次性置管成功率,②呛咳发生率,③呕吐发生率。2结果见表。表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3讨论ICU是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的场所,很大一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或进行机械通气,而这类患者多需置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或开展肠内营养,但由于气管插管状态下患者解剖改变,气管导管、气囊压迫了食管,使食管起始部管腔缩小[1],患者意识不同程度障碍,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躁动不配合等原因,常规置胃管方法,胃管容易在口腔或鼻咽部盘曲打折造

4、成插入困难,甚至因胃管刺激后患者烦躁不安,剧烈呛咳或呕吐等原因造成插管失败,反复置管可增加病人恶心、呕吐和鼻、口腔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及声门水肿等[2],增加患者痛苦;试验组选择置胃管的时机为气管插管后及时置管,因气管插3管患者多需在插管时使用咪唑安定、丙泊酚等镇静剂,此时患者仍处于镇静状态,消除了患者紧张不配合等原因,患者对胃管刺激引起的呛咳呕吐反射减弱,有利于胃管置入顺利进行,鼻肠营养管导丝插入胃管内,增加了硅胶胃管的韧性,有利于对抗插管中遇到的阻力,防止胃管在口腔和鼻咽部盘曲打折,使胃管顺利进入胃内;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为63例,常规置管失败后采用试验组方法重新置管,均

5、获得成功,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为85例,失败2例原因为胃管置入后抽取导丝困难,将导丝用石蜡油润滑后插入胃管内再次置管获得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内容物的误吸可直接将胃肠内的细菌带入肺内,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易促发医院获得性肺炎[3],对照组呛咳发生为22例,呕吐发生为13例,试验组呛咳发生为5例,无呕吐病例发生,试验组远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改良后的置胃管方法对于预防医院感染也有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患者选择镇静状态下使用导丝引导置胃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粘膜损伤和预防肺部感染,同时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低

6、,简单易推广。参考文献[1]黎春芳,朱洁,林凯思.气管插管状态下经鼻外套置胃管72例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B],2010,16,12.[2]宫少青.置胃管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B],2007,68.[3]李茂琴,朗夕兰.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高发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危重急救医学[B],1997,3:9,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