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ID:36538737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知识结构图宿州五中张婷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主要是说明文体,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一、单元篇目:《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二、单元特点:1、《中国石拱桥》,采用逻辑顺序,首先说明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再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强调了中国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从一般到特殊,顺序合理。2、《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文。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

2、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语言的表达极优美且富有个性,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3、《苏州园林》以“总——分”的结构,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对苏州园林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清晰的印象。4、《故宫博物院》采用空间转移的顺序,以紫禁城的中轴线为立足点,由南到北,再从中间到两边,依次介绍建筑物。这样的说明,是按照故宫中各建筑物的主次顺序来介绍,同时也符合游人们的参观游览习惯。5、《说“屏”》是一篇小品文,简单介绍了“屏”

3、的功能与种类,着眼于介绍“屏”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并对如何使用屏风提出建议和希望。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增添了文化意味。三、单元学习目标:1、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2、认识到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3、了解说明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以及他们在记叙类和说明类的文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5、掌握说明文的顺序和常用的说明方法。能判断说明顺序,理清说明的层次。6、了解我国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热爱。四、单元学习重难点:1、了解什

4、么是说明文,和记叙文、议论文对照区别,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2、理解说明事物时要抓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3、把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引用、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等。4、把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学习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6、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7、在阅读和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五、单元学习方法:1、预习展示法(充分预习后,学习小组到黑板前展示)

5、。2、小组合作探讨法。3、学生质疑解疑法。4、教师指导点拨法。六、单元教师指导:1、提前编写“导学案”,印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去预习文章、思考问题。2、布置学生课外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及文章的语言特点、文体特点,积累课外知识,扩大阅读量。3、提醒学生注意: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的。4、把握常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5、学会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学习写说明文。七、单元课时安排:《中国石拱桥》2课时《桥之美》1课时《苏州园林》2课时《故宫博物院》2课时《说

6、“屏”》1课时八、单元课文知识结构梳理:《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一)、课文脉络1、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2、中国石拱桥:①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赵州桥、卢沟桥(历史意义)】②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3、中国石拱桥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三)、写作顺序:逻辑顺序。(四)、文章结构:总——分。《桥之美》——吴冠中(一)、课文脉络1、明确说明对象——桥之美2、桥之美的内涵:①桥在环境中的作用(审美标准)②与周围景物和谐(正

7、面举例说明)③与周围景物不和谐(反面举例说明)3、桥之美的实质:构成及联系作用。(二)、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引用。(三)、文章结构:总——分——总。《苏州园林》——叶圣陶(一)、课文脉络1、点题: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2、总说: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分说:(人如在画图中)①亭台轩榭的布局②假山池沼的配合③花草树木的映衬④近景远景的层次⑤园林角落的配置⑥雕镂琢磨的匠心⑦色彩搭配的协调4、结语: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5、苏州园林由主——次,强调“图画美”。

8、(二)、说明方法: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三)文章结构:总——分。(四)、写作顺序:逻辑顺序。《故宫博物院》——黄传惕(一)课文脉络1、整体印象、布局:历史、地位、艺术风格。规模宏大壮丽,地位非同寻常(总说)。2、主体建筑(分说):①前朝三大殿:太和殿(详)、中和殿(略)、保和殿(略)东西两侧:文华殿、武英殿:②内廷后三宫:乾清宫(详)、交泰殿(略)、坤宁宫(略)北御花园:4、神武门及景山(总说)。宏伟的建筑群,布局和谐统一。智慧的结晶、文化瑰宝。(二)、说明方法:列数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