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

ID:36547569

大小:4.73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05-11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_第1页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_第2页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_第3页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_第4页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姓名:吴芸茜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指导教师:马以鑫2003.4.1摘要全文由八个章节组成。第~章此岸与彼岸:小说体系探由于王安忆的创作极富跳跃性,无论主题、人物都有相当的多样性、零散性,使得研究者很难对她的风格定性。本章试图来建立一个体系,从整体上阐释王安忆的小说刨作。在时甲常人生的体验和探究与对当代文化的反思和解构中寻求精神上的超越构成了王安忆创作的核,山。如果说关注市民理想,追求对平常人生的体验和搽究构成了3:安忆创作的此岸;执着人文理想,坚持向精神空间突进,反思和解构当代文化则构成了她剑作

2、的彼岸。此岸与彼岸遥相呼应,有时相互重叠,有时相互独立,构成了非常特别的创作景观。第二章与时间对峙:小说哲学论王安忆的小说哲学是一种时间的哲学。本章结合中西方人对于时间的观念,探讨王安忆小说的时间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观、柏格森的时间哲学与中国古代文人感时伤逝的传统,一道融会入她的时间哲学。从这样~种时间哲学出发,我们发现,王安忆进入20世纪90年代前的大部分作品是在抗拒遗忘。抗拒时间流逝,追寻失落的时间,赋予个体生命以存在的价值。如《锦绣谷之恋》就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一种以艺术时间来缓解个体存在焦虑的小说哲学。而她在进入90年代后的大部分作品则在抗

3、拒王兕实,抗拒现代文明,营造古典时间,在昔日文明中寄托一种人类永恒的乡愁。如《上种红菱下种藕》在对水乡不再的忧思中,隐藏着一种以艺术时间来营造精神鸟托邦的小说哲学。第二章流动z}J建构:小说文体考王安忆是⋯位艺术自变力极强的作家。她不同时期的小说都反映出不同的文体特征。早期小说以单纯、清新见长,后期小说以铺排、渲染为辛。而对于不同题材的小说,语占运用f.也有⋯些差异。如知青题材与都市题材。丽即便是类似题材的小说,语苦也迥异。卜亩变幻的语言风格一则根据量体裁衣的原则,~则体现着王安忆文体息识的萌封:雨J_i断增强。而从另一方面看,其小说文体也有~定的“常”

4、态:叙述体的不断成熟馒其小说世界成为完全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构存在,以一种善于点拨凄者的女性占典丰义的叙事方式来建构她独特的心灵世界。本文从“叙述的方式:建设一种规范”和“叙事的设置:回归古典丰义”、“语言的风格:流动于铺排与简约”二个方面为王安忆对小说文体的探索作具体剖析。第四章透视与穿越:性恋丰题研究雯雯时期,有恋无性。放丽考察王安忆对性恋j=题的开掘当从“二恋”开始。“三恋”时期王安忆对性恋主题十分关注。“二恋”给人的感觉是在做减法,把性恋从政治的阴影下隔离出来,全力透视探究“他”和“她”的关系,有一些人类学的意义。对弗洛伊德领会得相当透彻。后期由于

5、王安忆思考的深入,使得她开始对性恋丰题做加法,加重了思想与文化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性恋主题的穿越。《长恨歌》从性恋入予,揭示爱情的精神本质是人性向孤独求救,同时在此主题上写出一段沧桑的上海岁月。到后期小说中,王安忆明显对于婚姻产生了一定的肯定和认同。早期对性恋丰题的透视显得纯粹,单纯,更具力度。后期复杂而耐人寻味。第五章爱向虚空茫然中:《长恨歌》本章从四个层面对《长恨歌》进行细读。第~层面:女人的悲剧。小说在这个层面上塑造了一个能够代表女性理想的王琦瑶:她在选美中实王见自己作为女人的本色——美的化身,在生活中释放自己作为女人的本能——母性的化身,在

6、情感中显现自己作为女人的本性——爱的化身。第二层面:上海的挽歌。王安忆写王琦瑶是要写出一个城市的悲剧,它在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后,昔日风情荡然无存。这源于作家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感受,所以王琦瑶必死,她是老上海的一缕香魂,她的死象征着它的消逝。第三层面:物质的言说。物质——一盒金条是贯穿小说的一个主要角色,在物质这个东西上,体现了城市精神的流变,也体现了男人性与女人性。第四层面:时间的喟叹。小说再现了一段沧桑的上海岁月,更以这段岁月与当代上海构成对照。而小说中穿插的对时间的追问,也构成艺术时间对现实时间威力的反抗,这四个层面层层深入,使《长恨歌》的经典气象得以确

7、立。第六章谋牛与谋爱魔界与神界——从张爱玲出发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牛活在物质匮乏的恐惧之中,是为谋生而谋爱。而王安忆则通常_;『l!张爱玲止步的地方直接切入女性的情感世界,是为谋爱丽谋牛。她根本不让臼己笔下的女人有物质的匮乏感,而重在探讨她们的情感需要。从谋牛出发的张爱玲非常果敢地解构了女性神话,从谋爱出发的王安忆则着意要塑造一种地母精神。这种不同与她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因此张爱玲看到的人牛是一‘个魔界,魔界之外就是虚无。而王安忆看到的人牛之中还有一个神界隐约在魔界之上,是对虚无的超越。本章从两方面进行阐释:“从解构女性神话到塑造地母精神:谋牛与藻爱

8、”和“八性,l:『嗣境中沉沦或者升华:魔界与神界”。对于女性命运和人性闲境的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