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

ID:36549347

大小:3.9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1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_第1页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_第2页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_第3页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_第4页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4月地层学杂志第39卷第2期Apr.,2015JOURNALOFSTRATIGRAPHYVol.39No.2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地层①梁艳1)2)1)1)1)2)1)唐鹏吴荣昌栾晓聪詹仁斌1)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通过对湖北宜昌界岭剖面中—上奥陶统庙坡组的几丁虫进行系统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鉴定出几丁虫18属43种。将庙坡组的几丁虫识别为Laufeldochitinastentor几丁虫带,并进一步划分为Cyathochitin

2、asp.3和Armoricochitinagranulifera两个亚带。除在庙坡组下部发现几丁虫以外,首次在庙坡组上部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几丁虫化石,填补了该层段以及华南该时段几丁虫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晚奥陶世早期几丁虫的多样性记录。首次在华南报道冈瓦纳北部的典型分子LagenochitinaponcetiRauscher,以及波罗的地区的特征分子Laufeldochitinastentor(Eisenack)和CyathochitinasebyensisGrahn。根据几丁虫组合面貌特征及相关生物地层研究,认为晚奥陶世初期华南扬子区几丁虫的生物地理分区不明显

3、,与波罗的、冈瓦纳北部、劳伦大陆以及阿凡隆尼亚板块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L.stentor,C.sebyensis以及A.granulifera等波罗的地区典型分子在华南庙坡组的首次报道,增强了达瑞威尔晚期至桑比早期华南与波罗的地区地层对比的潜力。关键词:生物地层,几丁虫,庙坡组,中-晚奥陶世,华南中图法分类号:P53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59(2015)02-142-13华南地区中奥陶统顶部—上奥陶统下部的庙坡由于庙坡组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自张文堂等组是一套整合于牯牛潭组和宝塔组两套碳酸盐岩地(1957)识别并命名“庙坡页岩”以后,该

4、组一直受到层之间的以灰黑色泥、页岩为主的地层,间夹数层许多地质学家特别是地层古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中—薄层灰岩或灰岩透镜体。该组厚度常不足5他们先后对湖北宜昌、重庆北部等地的庙坡组开展m,分布范围局限,各主要海洋生物类群化石的丰度了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和多样性都很高。从岩相、生物相以及分布范围看,阶段性成果(穆恩之,1959;朱兆玲等,1977;安太庙坡组具有鲜明的特色:岩相上,华南扬子区晚奥陶庠等,1981;倪世钊,1981;常美丽,1983;曾庆銮世早期广布着碳酸盐岩沉积(大田坝组及其相当地等,1983、1987;孙全英,1987;张

5、建华、陈均远,层),而庙坡组以一套深灰色的碎屑岩沉积为特色,1992;林天瑞等,2000;彭善池等,2001;张淼、陈呈“补丁状”点缀在广阔的扬子台地上;生物相上,庙孝红,2005;燕夔、李军,2007;ChenXuetal.,坡组不同生态类型的生物化石同时繁盛,而在扬子2011;LiangYanetal.,2014a等)。近年来,几丁区其他地区的同期地层(如大田坝组)主要以壳相生虫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化石门类之一,在奥物为主;就分布范围而言,庙坡组主要分布在重庆城陶纪、志留纪地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人口至湖北宜昌—京山一带以及皖东和县周围(张全对庙

6、坡组几丁虫也有过报道。陈孝红、汪啸风忠等,1966;朱兆玲等,1977;陈旭、丘金玉,1986;(1996)最早描述和图示了宜昌普溪河剖面庙坡组几ChenXuetal.,2011),为碳酸盐岩台地上的局部丁虫3属3种。陈孝红等(2004)与张淼、陈孝红凹陷沉积。再者,庙坡组作为中—晚奥陶世连续发(2005)对在重庆城口廖子口以及宜昌普溪河两条剖育的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沉积,产出上奥陶统底面的庙坡组下部获得的7属10种几丁虫进行了系统界的标准化石Nemagraptusgracilis,在划分中奥古生物与生物地层学研究。梁艳等曾对湖北宜昌界陶统-上奥陶统界线以及进行

7、区内、区外岩石地层、岭剖面庙坡组高分异度的几丁虫化石进行过初步报生物地层对比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道(LiangYanetal.,2014b)。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21001,41290260,41172012)资助。文稿接受日期:2015-01-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15-04-21。第一作者简介: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奥陶纪几丁虫研究;E-mail:liangyan@nigpas.ac.cn通讯作者:唐鹏,研究员,主要从事几丁虫研究;E-mail:pengtang@nigpas.ac.cn2期梁艳等:湖北宜昌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几丁虫生物

8、地层143我们在前人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