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拓展单

孔子与老子拓展单

ID:36561851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2

孔子与老子拓展单_第1页
孔子与老子拓展单_第2页
孔子与老子拓展单_第3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老子拓展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工具单2013级历史学科组设计第1课《孔子和老子》问题拓展-评价单设计人:韩芳洁审核人:田爱俊序号:B3:1-3班级:组名:姓名:时间:2014.7.1一、思维训练1.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

2、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二、深度思考1.教材对孔子的评价中说:“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你觉得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2.有人说:“孔子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仁德主义,偏重于人与人的关系,由此而建立了他的伦理学。老子思想的特色则是自然主义,

3、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三、阅读积累,并写出感悟。忠、恕《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高一历史问题拓展—评价单第3页(共3页)山西省太谷二中“三五三”学

4、导型教学模式工具单2013级历史学科组设计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

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道,无名《老子》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三十二章说:“通常无名,朴。……始制有名。”第四十一章说:“道 隐无名。”在道家体系里,有“有”与“无”、“有名”与“无名”的区别。这两个区 别实际上只是一个,因为“有”、“无”就是“有名”、“无名”的省略。天地、万物都是有名。因为天有天之名,地有地之名

6、,每一类事物有此类之名。有了天、地和万物,接着就有天、地和万物之名。这就是老子说的“始制有名”。但是道是无名;同时一切 有名都是由无名而来。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某种代号。所以是我们称它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有某些属性,由于有这些属性。它就 能够名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意思并不是说,它有任何这样的有名的属性。它纯 粹是一个代

7、号,用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老子》第二十一章说:“自 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任何事物和每个事物都是由道而生。永远有万物,所以道永远不去,道的名也永远不去。它是万始之始,所以它见过万物之始(“以[已]阅众 甫[万物之始]”)。永远不去的名是常名,这样的名其实根本不是名。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多元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长评价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8、—————————————————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高一历史问题拓展—评价单第3页(共3页)山西省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工具单2013级历史学科组设计————————————————————————————————————————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高一历史问题拓展—评价单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