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

ID:36577102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2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吟诵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点】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投放杜甫画像同学们看这幅画像,想必大家都认识这位老人,他是谁?(杜甫)提到杜甫,后世评价很多,其中鲁迅的评价特别引人注目。(ppt显示,学生齐读)“文士可以是民族的灵魂和良知,却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我总觉

2、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陶潜、李白、杜甫,这三个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史上都是标志性的人物,为什么只有杜甫被尊为民族脊梁?为什么只有杜甫被尊称为“诗圣”8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读杜甫的《登高》,与杜甫同行一段路,聆听杜甫的心声,感受杜甫的情怀。(ppt投放课题)二、整体感知: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找生起读,读准字音、节奏。2.自读,本首诗写了什么主要内容?你读出了什么感觉、。(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悲)三、品读鉴赏: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问题1:首联共写了哪几种意象

3、(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问题2: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急、高、啸哀、清、白、飞回问题3:“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你喜欢的景物,体会里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急风:三峡疾风猎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秋高气爽,境界阔大,而又衬托出天底下人的渺小,孤单。 哀猿:啼猿悲秋,人闻其声顿觉悲凉。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问题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我们能想到什么?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8滚滚长江东逝水,

4、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问题2:这两联景物描写,你只读出了“悲”吗?在这两联中,诗人首先选取疾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回的小鸟三峡秋季典型的景物入诗,展示了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境界,继而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来感受秋天的气息:落叶,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诗人被这大自然的声音震撼了,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生命的旋律。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

5、独登台   问题: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何理解?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8“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

6、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

7、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