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孙耀飞

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孙耀飞

ID:3657775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2

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孙耀飞_第1页
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孙耀飞_第2页
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孙耀飞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孙耀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地点:二年级(1)班时间:9月16日主讲人:孙耀飞课前预习,是一个大家都觉得习以为常的话题,看似简单的一个话题,但要真正做起来,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就谈谈养成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其对策。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预习情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多数小学生课前不预习,部分小学生仅仅是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导致这些问题除了受应试教育影响之外,其制约因素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2、认识上的原因 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更多依赖老师课堂上的教学。这种想法直接影响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与新课标的理念背道而驰。 2、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预习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会积极的参与讨论,而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由于他们在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地位,他们也就不会也没有必要作充分的预习。 3、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缺乏要求和指导 老师对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更不要说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所以说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关键在于

3、教师。二、预习能力的目标定位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为发展目的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预习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对策思考 预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对学习习惯的形成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才

4、会对学习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从而保持较高的成功期望、较强的学习信心和积极的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要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还应该认识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学中要善于了解、把握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3、加强指导逐步养成的原则 让学生的预习任务有充分的展示空间。我们常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把他们的预习成

5、果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摆脱传统的课堂模式,变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每节课都为学生预留活动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