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

ID:36583845

大小:68.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2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_第1页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_第2页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_第3页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_第4页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省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高分技巧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综合能力分析类曾经考过的题型有以下几类:  (一)判断推理类  这类题目所表现的形式有点像IQ题,没有固定的答题套路,看你的思维能否与考官的思维一致而已。很少有地区通过这种形式考试,只在1999年和2000年海关类考试里出现过。  例如,有个人身材较矮小,他住在40层的摩天大楼上,大楼有电梯,每天他坐电梯上班,而下班的时候,他只坐到20层,然后从楼梯爬上40层的家里,请问这有可能是什么原因?请马上回答。  (二)社会热点分析类  这类题目考得最多,主要是

2、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让考生去分析。所出的社会热点一般是在社会上有争议的或有进步意义的,主要围绕国内的热点问题,较少涉及国际的,也很少涉及政治性的话题。这类问题的回答应该围绕从全局——局部——个体的思路,辩证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办法,办法要可行,可操作性要强,方法要合理。  (三)言语理解类  这类题目也较多,特别是海关、黑龙江、安徽、江苏、福建等职位和地区考得较多。表现形式是给出一些人说的话,让考生进行理解。所给出的话或者是名人名言,或者是古语、俗语,或者是个别人的说法。  如:你是怎么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

3、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的?有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结合你所报职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尽量结合所报公务员的职位来谈,要尽量分析所给话语所说的时代背景,有些话在特定的背景下有一定的意义,但离开了特定的背景,意义并不大。  (四)联想启发类  黑龙江、江苏、福建、安徽、海关以及其他部分职位和地区常常出这类题目。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给出一则寓言故事,从这则寓言故事所隐含的道理让考生进行联想。  如: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

4、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有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这则寓言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另一种是给出一种社会自然现象,针对这种自然现象中蕴涵的道理,请考生进行联想。  (五)看图说事  2006年浙江省各地区均有这个类型的题目,安徽也有这种类型题目,这类题目有点类似于中小学的看图作文,近几年出现过,主要是给一幅图或是照片或是漫画,让考生就里面反映的问题进行阐述,所给图一般是社会热点问题。这类问题的回答首要的是理解图中的意思,然后再就图中的意思按社会

5、热点类的答题套路进行解答。  (六)朗诵、听力类  这类题目主要是给考生一份材料,由考生朗诵或听,根据朗诵和听到的材料进行作答。朗诵类广西壮族自治区曾出过,而听力题江苏较为喜欢出。这类问题只是形式的变化,考查的内容还是公务员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七)连词造句类  2007年黑龙江地区出现这个类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会给定4-5个词语,要求讲一段话,这几个词都要用到。  三、破击点  1.平时多读书,多看报,多看访谈类电视节目,多浏览一些影响较大的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  2.多看党报类的报纸:如半月谈、

6、瞭望杂志、人民日报等。  3.对所看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自己动手写小文章,既可以为申论做准备又可以为面试做准备。  4.对于漫画和连词类型题目,平时自己多练习,多编故事。  五、本类试题举例及分析1.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人认为最缺的是人才,有人认为最缺的是资金,有人认为最缺的是观念的更新,你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试题分析:  这类问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是简单的排序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性、论证的过程,哪个最重要并不是考查重点,只要考生能自圆其说就行了。  考生回答实录一:(总体评分:中) 

7、 我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人才,人才的重要性在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没有大量的优秀的人才,东部地区不会发展这么快。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发展的瓶颈就是高素质的人才太少。  第二,有了人才,就有了新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如果没有人才,光有观念的更新是不够的,这种更新往往是脱离实际的更新,大跃进时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似的观念更新以及现实生活中浮夸式的观念更新已经被充分证明是危害国家和社会,原因就是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造成

8、的。  第三,有了人才,往往也就有了资金。人才不仅可以引来资金产生更多资金。人才也会合理地使用资金,而不浪费有限的资金。有了人才,才会有科学观念的更新,才会合理正确地使用资金,而且可以更好地创造价值,所以我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人才最重要。  考官对考生回答实录一的评析:  考生首先肯定了人才的重要性,然后从三个层面论证了观念、资金只有在人才的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