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ID:36607221

大小:6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2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1页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2页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3页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4页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一、研究背景(一)民间组织概念民间组织(英译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中国官方使用的概念,又称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二)与民间组织相关的几个概念由于强调的角度与重点不同,目前国际上对区别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称谓。如“非营利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e ThirdSector)”、“非政府组织

2、(NGOs,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Sector)”、“公益组织(PhilanthropieOrganizations)”、“志愿组织(Vos,VolunteerOrganizations)”、“免税组织(Ttax-exemptSector)”等等。 “非营利组织”是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和社会个体之间向社会或集体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有两大阵营,一是官方非营利组织,如公益性事业单位,二就是

3、民间非营利组织,即民间组织;“第三部门”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莱维特(Levitt)最先使用。着重强调这是与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不同的另一个部门;“非政府组织”侧重于强调这些组织不是政府或其附属机构,他们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独立部门”则强调这些组织相对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的独立性。但事实上,从许多国家来看,独立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慈善组织”强调这些组织的资金来源于私人的慈善性捐赠,而实际上私人捐赠只是民间组织收入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其唯一来源,更不是主要来源;“公益组织”则主要强调这些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公共利益;“志愿组织”则强调组织的

4、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志愿者在时间、精力和资金上的投入;“免税组织”则强调这些组织在很多国家享有免税待遇,但对于免税的标准,各个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三)民间组织的基本特征美国学者萨拉蒙把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1、民间性。民间组织必须与政府组织分离,它必须有自己的独立决策权,不为政府所控制。2、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成立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利润,但它可以收费,可以产生盈余,但盈余只能用于其基本宗旨指向的活动,这是民间组织的主要特征。3、组织性。民间组织必须是具有一定制度化的正式组织,必须具有正式注册的合法主体地位,必须有常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4、自治

5、性。民间组织应当依据自己按照民主程序产生并经有关部门核准的章程开展活动,实行自我管理,不受制于任何个人和部门。5、志愿性。民间组织以志愿为基础,成员本着自愿参与组织的活动和管理。6、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宗旨基本上都是围绕促进某项公共性目标的发展而建立,其成员的活动也是为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四)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我国,很多学者总喜欢根据个人的不同偏好使用前述不同称谓来研究这些区别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但绝大多数学者最终所研究的具体对象仍然是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少部分学者把少量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纳入研究范畴。事业单

6、位和人民团体由于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决定或财政供给,他们一般不作为研究范畴。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也锁定在中国官方使用的“民间组织”范畴。二、我国民间组织管理的历史沿革民间组织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美国学者萨拉蒙认为,民间组织的存在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即国家形成之前人们自愿集结的传统,二是市场缺陷,三是政府缺陷,即作为公共物品提供者的政府机制的内在局限性。实际上,民间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历史上历来有慈善、助人和互助的传统,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

7、。先秦的“社邑”、“会党”,隋唐的“同年会”、“怡老会”、“行会”,北宋的“合会”、“义仓”、“文社”,明末的“善堂”,清末的“会党”、“公所”,近代的“学会”、“商会”等等,它们虽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但可以说是我国民间组织的雏形。这些民间组织的存在,使得不少朝代的政府都注意到了对它们的管理问题。例如,唐朝初期,就以政府行为建立了行会制度,主旨在于通过诸“行”行首贯彻法令,协办向业内征缴赋税、定价等事务。当时,行会的行首大都由官府指定,即便是本行业推举产生者,也必须获得官方的认可。我国行会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组织呈现出

8、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