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

ID:36609097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_第1页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_第2页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_第3页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关于语言教学的思考和实践江苏省高邮师范 曹民光  一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则在于让学生大量接触那些生动活泼、精美典范的语言运用实例(多为成篇的范文佳作),通过认知、理解、辨析、探究等一系列大脑分析综合活动在领会其意义的同时熟悉和掌握语言表达的内部机制,并伴之以有意识的反复训练,内化为实际运用能力。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然后识器”,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也正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最大,耗时最多。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偏偏是这个“重点投资项

2、目”存在着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的情况。正如吕叔湘先生十五年前所尖锐指出的:“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中国语文》78年8期)时至今日,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观。症结之一,就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偏离了语言教学这个基础和核心,不是从学生的读写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去感知、品味那些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本身,去从语用的角度消化、吸收其中的新鲜养分。结果尽管教者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却如雾里看花、隔河观柳,所见不真,所知不深。轮到作文,依旧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笔下艰涩,语病连篇。要彻底扭转这一现状,必须花大力气抓好语言教

3、学这个根本和核心,使学生从那些精美典范的语言运用实例中具体地感受到作者运用语言的高妙之处,真切地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操作训练,最终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句话,我们要以叶老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二十韵》)为座右铭,把语言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为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并非凡教读一篇课文必逐字逐句讲解,而是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眼于培养语言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的确定语言教学的重点,通过解剖麻雀,获得真知。久而久之,日积月累,终能

4、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活的知识网络和实际操作技能,运用起来方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里,实施的关键在于一个“实”字:切合实际、落到实处、讲求实效。  比如袁鹰的《归帆》是一篇托物明理、借景言情的千字短文,从文字上看,明白如话,浅显易懂。该文的“学习重点”是“以形象的事物为喻说明某种道理”,要学生理解文章的构思特点;但如仅仅局限于此而不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作品作一番品味探究,这篇美文就不能更切实有效地发挥对学生的语言示范作用,许多可资借鉴的佳妙之处就会失之交臂。我在教学中除了结合学习重点分析“景语”和“情语”一脉相通、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外,还决定把描写黄昏景象的第二自然段作为语言教学的重点,尤其

5、是其中几个写景的动词──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转眼工夫,又变成紫绛色,最后,逐渐增加一层层灰暗。于是,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到水面上。  这里虽然只有三句话,却次序井然,开合有致地展现出夕阳残照下绮丽变幻的水天景色,色彩的涂抹渲染赋于它以油画般的质感,而三个动词的运用尤为贴切传神,富有诗意。请看,水是透明的液体,作者用一个“映”字写出了水面在夕阳照射下通体透红的奇美景致;天空则仿佛是一块没有边际的大幕,被夕阳“染”上了绚丽的色泽。同表夕阳辉耀之情状,却各得其宜,各臻其妙!最后一个“落”字,又显得那样轻盈和优雅,堪称“只着一字,尽得风流”!但欣赏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

6、一回事,美食家不一定能当烹饪师。以“映”为例,尽管其词典义并不难懂(“照射而显出”),但在实际运用时,学生却常常把握不准它和“照”“射”等词的区别;另一方面,由于都属常用词,阅读中又往往熟视无睹,不注意留心体察辨味,这也是我考虑设置语言训练点的缘由。为了加深印象,开阔视野,促成转化,我又趁热打铁,举出了一系列可供比较琢磨的例子:  映──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方纪《三峡之秋》)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料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作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7、,实在奇绝。”(刘钨《大明湖》)  照、射──  “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的脸上。”(刘白羽《长江三峡》)  “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茅质《风景谈》)。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太阳照得人身暖,毛泽东思想照得我心里亮。”(电影《地道战》插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小说名)。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当表示物体在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