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ID:366096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28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_第1页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_第2页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_第3页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_第4页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文章内容:.42003(.96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评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①口潘敏对翻译教程,我们往往怀着一种又爱又怕的复杂心情.爱它,是因为我们爱翻译,都希望自己的翻译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能通过学习它得到提升.然而,现在的翻译教材良莠不齐,有的过于繁琐,有的比较深奥,还有的材料陈旧,人云亦云,让人望而生厌,因此,我们又怕它,怕读不懂,也怕读了没多大用处,浪费了时间.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久负盛名的孙致礼教授所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读来却让人倍感清新.它寓繁于

2、简,深入浅出,引人人胜.和同类的综合性翻译教材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可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既秉承前人精华,又推陈出新.《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以下简称《新编》)布局简洁明朗,正文共分三编.第一编介绍翻译的基本原理,共有1章,既讲述了翻译的定义,标准,方法,技巧等最基本的理论,又利用理论定性地研究了翻译实践中的两大难点:克服翻译症以及翻译中的叛逆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部分提及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作者的提炼都简明可行,每一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该怎么做都一目了然,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第二编是英译汉练习,共有26篇短文,大都是作者

3、在教学实践中觉得效果较好的材料,按题材和体裁排列,没有划定哪篇文章对应第一编的哪一章,而且每篇文章后面只提供必要的注释,参考译文放在附录中,这样就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和更大的发挥余地.第三编"实例与译文"包括5篇短文及其译文,大多数曾在《中国翻译》"翻译自学之友"栏目发表过,选编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自行观摩比较.第二,三编的选文涉猎广泛,体裁上既有抒情散文(如,)和说明文(如—,—),也有论说文(如,.;,)和小说(如/,);题材上小到家务事(),运动(),父子感情('),个人经历(),大到经济(-),伦理()和恐怖主义()

4、,面面俱到.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见解不凡,很能激发读者的翻译欲望.对任何翻译教材而言,翻译的讲解部分都是重头戏,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翻译观和翻译修养,而且决定了一本教材的指导作用到底有多大.应该说,《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继承了以前的翻译教材和传统译论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如它和张培基《英汉翻译①该书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之一.?77?__一11_=广外语界2003年第4期(总第96期教程》一样,主张翻译的标准是"忠实(而)通顺",翻译的过程大

5、致可以分为"理解,表达,审校"三个阶段;在翻译的单位上,它和纽马克()的《翻译教程》(—)都把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它的篇章分析,文化意识,语言对比,文体意识等思想在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和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中也早有体现.然而,《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的价值并不仅限于继承,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开拓.首先,虽然许多教材在把"忠实"作为翻译的基本标准的同时,也承认"叛逆"不可避免,但几乎都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它.是《新编》首次定性研究了叛逆的几种情况:权宜性叛逆,"系指译者由于翻译难度

6、较大,自身能力有限,或考虑译文读者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等因素,而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权宜性处理方法",如跳译或减码(孙致礼2003:132);策略性叛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译人国的意识形态,"赞助人"的意愿要求和译文读者的情趣等制约因素而作出的叛逆(孙致礼2003:133);关照性叛逆,指的是为了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译者有时对艰涩难懂的原文作出某种形式的"明晰化"处理(孙致礼2003:136);创造性叛逆,主要指的是译者在语言层面上对译文所做的"脱胎换骨"性的转化处理,如对原文文字游戏的处理(孙致礼2003:137);这四种叛逆的区

7、分,宏观地解释了翻译表达阶段的大部分变通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其次,在翻译的定义上,以往的翻译教材不管如何措辞,都落脚在"语际转换"和"保留信息和/或风格"这两点上,而《新编》的定义还包含了翻译的目的:"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78.(孙致礼2003:6)这样,在"译什么"(如译本的选择)和"怎么译"(如在某些文化观念冲击过大之处)这两个问题上,《新编》的翻译定义就比其他教材更有指导意义.这个定义也体现了作者

8、文化的翻译观,与他后面谈到翻译的方法时提倡异化是一脉相承的.为了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翻译,做翻译,《新编》另辟第九章专讲翻译中的文化意识,指出了跨文化交际的策略.再次,在我国出版的翻译教材中,《新编》首次区分了"翻译方法"(第三章)与"翻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