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ID:36615890

大小:63.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二聚体和血尿酸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尿酸(UA)含量的变化,探讨D-D和UA含量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5例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D-D和UA水平。结果:各种类型CHD患者的D-D、U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D-D含量是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P<0.05;UA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增

2、高明显,而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D-D水平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浆UA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与不稳定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将D-D和UA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D-二聚体;血尿酸;冠心病目前对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评估仍是临床的一个难题。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尿酸(U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相关文献报道不一,对于它们是否能预测冠心病危险程度仍存在争议,本文作者通过测定D-D与UA5在不同危险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含量,探讨

3、其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评估它们对诊断和防治心血管事件以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本科室住院的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85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各种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另外,正常对照组30例。CHD的诊断符合心脏病协会(AHA)1998年的诊断治疗标准。所有病例均排除合并有其他引起D-D和UA升高的疾病。1.2方法早上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

4、析仪测定患者的D-D及UA水平。1.3统计学分析收集病例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析D-D及UA含量与不同危险程度的冠心病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2结果各组D-D、UA水平测定结果,见表1。5由表1可见,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浆D-D和U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MI组比UAP组和SAP组升高更明显;组间比较D-D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UA水平在UAP组和S

5、AP组之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3讨论研究表明,血浆D-D和UA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本文作者通过研究二者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稳定性的关系,来探讨它们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D-D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研究显示,AMI组、UAP组、SAP组患者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别是AMI组和UAP组D-D水平明显升高,可见患者体内的继发性纤溶活动明显增强,反映出机体存在高凝

6、状态或新近血栓的形成[1],预示冠状动脉事件的严重程度加重,且AMI组比UAP组升高更显著,很可能是由于病灶内有较多的纤维蛋白所致[2]。SAP5患者的冠脉病变是由于稳定性斑块造成的,在这种斑块中往往没有破裂或活动性血栓形成,但这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可能本身就存在高凝状态,或者是冠心病的其他因素诱发存在的高凝状态[3],所以其D-D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凝血、溶血状态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关系密切,D-D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4]。UA是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降解嘌呤的代谢产物,心血管系统中产生尿

7、酸的部位主要是血管壁,高尿酸血症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及血小板聚集等。本研究结果表明,UA水平与冠心病明显相关,高UA血症时,UA微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UA也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5],从而导致冠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显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UA水平逐渐升高,呈正相关性,而与冠脉的稳定性无直接关系。本研究显示D-D水平升高可作为冠脉病变不稳定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来指导临床早期诊治和判断预后,而UA水平AMI组高于心绞痛组,说明高UA水平可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将二者结合起来,能更好的为冠心

8、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判断预后。【参考文献】〔1〕郑延松,郑秋甫,段留法,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