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

ID:36617961

大小:246.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_第1页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_第2页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_第3页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_第4页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gent的小世界网络中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扩散仿真分析严云峰,李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摘要:在小世界网络中,采用节点具有记忆功能的创新扩散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考察了两种不同的创新扩散方式———集中式扩散和分散式扩散在小世界网络中创新扩散效果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在小世界网络中采用分散式扩散要比采用集中式扩散的效果好,具体体现在扩散的时间短、范围广,而且在创新抵触型网络中能更有效地进行扩散。同时更进一步发现,通过增加节点的“创新感知”能有效地改进节点在网络中的扩散效果,大大减少节点在扩

2、散前期所花费的时间,使节点避免出现“Lock-in”现象。关键词:小世界网络;创新扩散;系统仿真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1.06.001中图分类号:F091.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1)06-0001-05上来运用CA证明了口头影响的负面作用。而基于A-0引言gent的模型有TiejuMa,YoshiteruNakamori根据著名的NK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来建立的一个基于A-创新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方法或者是一个理论,gent的模

3、型来模拟市场上的创新扩散,VitoAlbino,它常常表现为一个独立的事件。对于采纳者来说,创NunziaCarbonara等基于Agent的模型来仿真在高度新扩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取决于创新扩散所在的网[9][1]竞争环境下的工业园区中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等等。络以及扩散的方式。正如Rogers所说,创新扩散是本文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来模拟小世界网“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的成员之络中不同创新扩散的方式对于创新扩散效果的影响。间传播的过程”,他还指出创新扩散过程由4个关键因素组成:创新

4、、信息渠道、时机和社会系统。创新扩散1模型分析理论主要聚焦于在社会系统中新技术信息是通过何种渠道传播的。创新扩散是指创新在一个特定的网络环境中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创新扩散的模传播,所以传播的网络对于扩散过程很重要。现实社型也从原来的数学模型转变为元胞自动机CA(Cellular会中的很多网络,比如金融市场、人际关系、产业集[10]Automata)模型和基于Agent的模型。在数学模型中群等都被发现是小世界网络,符合Watts和[11]最著名的是Bass模型[2],它将信息传播渠道归结为大S

5、trongatz提出的小世界网络特性。所以,采用小世众传媒和口碑。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将Bass模型不界网络研究扩散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本文采用的扩[3]、竞争扩散网络是具有1000个节点的小世界网络。断扩展,诞生了许多新模型,如重复购买模型[4][5]散模型、可重复购买的竞争扩散模型、分阶段模1.1扩散方式[6][7]型、扩散速度变化模型等。关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在同一个网络中,不同的创新扩散方式会带来不[8]研究有:FuksH&BoccaraNtichu提出的以CA一维同的扩散效果。在这里我们首先给出两

6、种不同的创新概率模型来模拟社会上新闻以及流言的扩散过程、扩散方式。Goldenberg&Efroni以CA二维邻居模型来模拟新产品第一种方式是集中式创新扩散方式。集中式扩散的上市,以及Moldovan&Goldenberg在整个空间领域方式将创新初始扩散源放置在比较集中的一块区域,收稿日期:2010-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105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ZR1407300)作者简介:严云峰(1986-),男,上海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系统建模和仿真

7、;李英(1975-),女,山东济宁人,博士,华东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系统建模与仿真。·2·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或者是将几个相互之间关联的节点设置为创新的初始内平均得到的或者损失的创新接受者的数量。如果节扩散源。如果采用这种扩散方式,按照人们的一般思点a的创新效用大于接受的临界值,那么a就会接受创维,在扩散的初始阶段,某个创新会拥有较大的创新效新;如果a的创新效用小于拒绝的临界值,则a会放弃应,使得创新更快地扩散,而且还会使得创新拥有更强创新。的生命力,不会在初始阶段就由于力量单薄而夭折。1.3模

8、型的参数及其意义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创新扩散的不完全,即创新不我们首先给出i的定义:i表示扩散初始阶段创新能有效地扩散到网络的各个角落或者大部分区域。传播节点的数量。在时间为0时,i=0。第二种是分散式创新扩散方式。分散式扩散方式创新接受的临界值为L。当节点的创新效用大于将创新初始扩散源放置在比较分散的区域,或者是将L时,我们就认为节点会接受创新。几个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节点设置为创新的初始扩散R表示临界值率,即拒绝创新的临界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