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

ID:36624673

大小:11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_第1页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_第2页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_第3页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_第4页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九上第一次月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度(上)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4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母亲常常

2、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世界地震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方。B.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持续动荡引发的人道危机感到忧虑。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

3、一的发展理念。D.蔡志忠先生的新书《漫画金刚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乐观不仅能使人感到年轻,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乐观可能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研究人员先了解被调查者是否保持乐观情绪,然后再为其注射抗原。被注射抗原后,其皮肤表面会因免疫系统产生而暂时出现一个肿块,肿块越大说明免疫系统的反应越强烈。结果发现,越是乐观的被调查者,他们的免疫反应越强烈,越是悲观的被调查者,他们的免疫反应越弱。主要信息: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巾帼英

4、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B.《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通过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是一个不屈服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6..某校初三·四班开展“汉字趣味解读”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查找资料,合作讨论,收获颇丰。(1)甲小组同学从量词入手,写了一段发言材料,请您再举一例,并加以适当的解释,使材料更加充实丰富。(2分)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

5、象生动,极富韵味。如一“眼”井,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眼眸吗?如一“壶”漂泊,那一壶醇酒承载着游子多少乡思啊。又如           ,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2)乙小组同学从汉字结构入手,发现将某些汉字拆开并加以联想可以有新的理解。(2分)如: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舒——善于取舍,乐于给予,才能安然快乐。请你从“拓”“劣”“盼”三个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理解。7.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晓镜但愁云鬓改,  。(唐李商隐《无题》)(2) 只辱于奴隶人之

6、手, ,不以千里称也。(唐韩愈《马说》)(3)抽刀断水水更流,  。(唐李白《  ▲  》)(4)斯是陋室,。(《陋室铭》刘禹锡)(5)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6)表达《捕蛇者说》一文主旨的句子是“”。(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

7、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8.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二)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0-13题(16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