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

ID:36644475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_第1页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_第2页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_第3页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育星教育网http://www.ht8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2、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3、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4、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二

2、、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2、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一、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

3、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备注课题引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来说,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中国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经济重心南移教师引

4、导:请同学们看“经济重心南移”一目下的内容。从中先找出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把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概括为:①为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优越的自然条件。③政府的鼓励、扶植。4/4育星教育网http://www.ht8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教师讲解: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经济的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这种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

5、的历史时期,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才得以最好完成。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的中心相一致,都在北方。直至三国时期,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孙吴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巴蜀地区也由于没有大的战争而维持了繁荣局面,但曹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超过吴和蜀,这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

6、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之区。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封建经济地域至少扩大了一倍。但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来说仍占一定优势。从五代起,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南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富主要仰给于南方,故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二、农工商业的发展教师引导:下面还是请同学们看书,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回答中

7、我们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表现三点: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③小麦种植有了很大发展。教师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非常繁荣。下面我们主要从纺织业、陶瓷业、采煤业和造船业四个方面来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课本的叙述中,找出相关的有效信息。教师讲解:宋朝的手工业分为官营和私营。官营丝织业的规模很大,苏州、杭州、成都三个官营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民营丝织业遍布江南城乡,两浙地区出现了不少专以织作为生的“织家”或“机户”

8、,南宋政府通过赋税征收的丝织品明显超过北宋。麻织品的生产也有较大增长,麻纺工具有了改进,江西出现了并列30多个竖立纱锭的大纺车。棉织业在纺织业中的比重上升,这是南宋的一项成就。人们使用铁铤、弹弓、纺车、织机等工具加工棉花,纺出带有细字、小花卉的花布。4/4育星教育网http://www.ht8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