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PPT课件

《产业结构》PPT课件

ID:36660328

大小:330.6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0

《产业结构》PPT课件_第1页
《产业结构》PPT课件_第2页
《产业结构》PPT课件_第3页
《产业结构》PPT课件_第4页
《产业结构》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与发展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三、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四、产业结构优化五、产业结构政策扬州大学商学院第一节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产业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状态。产业结构理论始于20世纪40年代。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主要揭示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关联)质:揭示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不断替代规律与“结构”产生的效益。量: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而产业布局指产业的地域分布结构

2、。扬州大学商学院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历史背景1、经济分析的深入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个量宏观中观)2、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日、韩)(二)形成与发展1、思想渊源(英)配第(WilliamPetty):1691《政治算术》: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比工业的收入高。(附加值问题)(法)魁奈(Qnesnay):1758《经济表》、1766《经济表分析》:“纯产品说”2、形成代表人物:赤松要(Akamatsu)、库兹涅茨(Kuznets,S)、钱纳里(Chenery,H)等3、发展代表人

3、物:里昂惕夫(Leontief,W)、刘易斯(Lewis,W,S)、赫希曼(Hirschman)、罗斯托(Rostow,Walt,W)等。扬州大学商学院第二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一)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WilliamPetty)定理:在《政治算术》(1691)中提出,由于不同产业收入水平不同,劳动力先后由农业转向工业,而后再由工业转向商业。克拉克(Clark,J)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

4、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以上内容常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扬州大学商学院(二)库兹涅茨理论《国民收入及其构成》(1941)1、库兹涅茨法则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随经济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劳动收入再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上升,财产收入比重趋于下降;政府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其上升的速度则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

5、动力的相对比重显得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在服务业方面,无论是产值的相对比重还是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的趋向。但在上升的速度上却与工业部门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2、比较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该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该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100%。扬州大学商学院(三)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下降,而按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则呈缓慢上升;在劳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

6、慢,而第三产业将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扬州大学商学院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二元: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一元: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基本理论: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从而存在过剩的劳动力;只要城市支付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些劳动力就会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由于现代工业的利润储蓄和投资倾向高于农业,所以吸收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到同一水平为止。扬州大学商学院(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1958,《经

7、济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社会资本即社会分摊成本(SC):用于基础设施投入.直接生产性活动(DPA)两种发展战略:短缺的发展(DPA>SC)过剩的发展(SC>DPA)(三)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1960,《经济增长的阶段》经济发展的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扬州大学商学院三、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一)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和产业结构变化前工业化时期:一产占主导,二产有一定发展,三产很微小;工业化初期:一产比重减少、地位下降,二产占主导,三产有一定发展;工业化中期:二产仍占主导、但

8、重心由基础工业转向高加工度工业,三产逐渐上升;工业化后期:二产比重下降、三产上升并占主导、信息产业增长快;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扬州大学商学院(二)主导产业的转换与产业结构调整1、农业2、轻纺工业3、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4、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