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

ID:36660948

大小:2.2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13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_第1页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_第2页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_第3页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_第4页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肝硬化大鼠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姓名:姜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指导教师:郭启勇20030401中文摘要前言各种肝脏疾病均可导致肝脏微循环血流的明显改变,肝脏灌流量定量的测定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疾病的转归均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于肝脏灌流量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其中大多数是有创伤性的或者尚存在争议性的。Miles于90年代早期,根据核医学原理提出了CT灌注成像技术,并成功的用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CT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并可在一次扫描中得到良好的解剖细节和灌注的定量信息,使其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大鼠

2、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CT灌注扫描,分析肝脏灌流参数在肝硬化动物模型中的改变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P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部提供的纯系Sprague—Dauley(SD)大鼠40只,体重80—1209。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lO只;实验组:30只。实验组用0.03%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6周,6周后改用0.04%的TAA再诱导6周。第13周开始对大自鼠进行肝脏灌注扫描,于一周内完成实验动物全部扫描。每只大鼠用硫喷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经鼠尾静脉刺入输液针,验证回血后送入CT室准备灌注扫描。C

3、T检查采用采用Marconi公司生产的MX8000多层螺旋CT机,大自鼠取仰卧位,先行中上腹CT常规平扫。根据平扫图像选取扫描范围,以肝门处为感兴趣区中心,至少一个层面通过肾脏作为扫描范围。然后选取轴位扫描,先作预扫,根据预扫结果适当的调整扫描范围,当扫描范围满意后进行灌注扫描。扫描参数如下:电压80KV,电流120mAs,层厚5.0mm,扫描间隔时间:1.5S/层,视野65—80mm,矩阵512X512,注入造影剂后即刻连续同层动态扫描,连续扫描为42—43.5秒。造影剂(Omnipaque350mg/m1)经稀释后输入高压注射器,注人速度0.2ml/s,总剂量0.4—0.6ml

4、。CT肝脏灌注扫描后的大白鼠立即处死,取出肝脏,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至少24小时。尽可能选取CT灌注感兴趣区处肝脏组织,然后进行HE染色。分别应用低倍和高倍光镜对每只大鼠切片进行观察,记录每只大鼠病理切片及病理学改变。将扫描图像数据通过东软公司PACS(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传人个人电脑,经编码后输入PerfXProject灌注软件(该软件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解学乾开发研制)。分别选取腹主动脉,门静脉,右半肝,左半肝和肾皮质为感兴趣,软件自动分析求得肝动脉灌流量,肝脏门脉灌流量和肝脏灌流指数,各灌流参数均经3次测量,取平均值后记录各项参数。根据各项灌注参数得到各项灌注

5、参数的伪彩图。两组样本组间比较采取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实验组中模型制作死亡14只(死亡率达46.67%),麻醉过量死亡2只,鼠尾静脉刺入不成功2只。最后实验组中12只大鼠及·2·对照组10只大鼠成功完成肝脏cT灌注扫描。实验组12只大鼠肝脏病理切片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而对照组中肝脏未见异常改变。肝脏CT灌注扫描两组大鼠灌注参数中,肝动脉灌流量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实验组较对照组均升高;而肝门脉灌流量及总肝灌流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均减低。而肝脏各灌注参数在

6、左半肝及右半肝的比较中,其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本研究中发现,在肝硬化组中肝动脉灌流量及肝脏灌注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结果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门脉灌流量及总肝灌流量上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组结果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肝脏血液动力学改变与以前文献报导的结果改变相似,而这种改变可以从肝硬化形态学方面给以很好的解释。在肝硬化中由于血管阻力的增加导致肝脏门脉灌注量的减低。为了保持肝脏灌注总量的平衡,肝脏通过肝脏毛细血管动脉化来增加肝脏供血。然而在肝硬化的肝脏中,由于肝动静脉短路的广泛存在导致肝动脉灌流量的增加不足以弥补肝门脉管流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总肝灌流量的减

7、低。肝动脉绝对和相对的升高与总肝灌流量的减低导致肝脏灌注指数的升高。本实验的结果也反映了肝硬化病变中肝脏血流的改变。本研究中通过肝脏CT灌注伪彩图对肝硬化评价分析中发现,肝脏灌注图可以更直观的反映肝脏的解剖和功能的改变,能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但由于对其认识上还缺少经验,对其临床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小结本实验采用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肝脏灌注扫描,来评价肝硬化病变中肝脏血液动力学改变情况。动物模型诱导12周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