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

ID:36677600

大小:4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3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_第1页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_第2页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_第3页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_第4页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考复习资料(原创)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开江县宝石初中李建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1)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基本方法:观察(3)常用方法:调查(4)探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还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并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实验时,一般保持原有状态的组叫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叫实验组(如为了探究低温时种能否萌发,放入冰箱中的一组就是实验组。2、生物的特征:wWw.xK

2、b1.coM(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3、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4、生物之间的关系;(1)捕食关系。(黄雀与螳螂)(2)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3)合作关系。(桃花与蜜蜂)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

3、岩石不断风化,说明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①对环境的适应。(骆驼体温升到46摄氏底时出汗,这是它对荒漠缺水的适应。)②对环境的影响。(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②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如:阳台上的文竹枝叶大多向窗外生长(阳光);新疆的西瓜比四川的甜(温度);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水)。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如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块农田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

4、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2)生态系统的类型:①草原生态系统。②温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③海洋生态系统。④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⑤淡水生态系统。⑥农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3)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①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的范围:②范围:海平面向上10千米高度,向下10千米深度。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4)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

5、状顺序。①生产者是起始环节。②进入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例1: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你知道原因吗?答: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例2:在草原上,牧民放养着很多羊、牛、马等家畜。可美中不足的是狼常常危害牧民的家畜。大家齐心协力猎杀了狼群。狼少了,家畜也不再丢失了,可牧民们很快发出了另一个问题:草地被严重破坏了,牧场上不能放养这么多家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你知道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

6、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吗?答: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XkB1.com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就越多,食物网也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不容易被破坏。反之,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重点)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功能:目镜:放大物像。(5╳、10╳、15╳)倍数越高,镜头越短。物镜:放大物像。(10╳、40╳、60╳)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粗准焦螺

7、旋:左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略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成反比(倍数越高,视野越暗,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小)。例如:与高倍显微镜相比,使用显微镜时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③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与所看到的细胞数量成正比。例如: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8、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2个。④物像与实像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