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

ID:36688106

大小:3.62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5-13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_第1页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_第2页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_第3页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_第4页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李穑(1328.1396),号牧隐,高丽末朝鲜初著名诗人。李穑是活跃在高丽王朝的文学家、性理学者,其文学成就尤为卓越,留有《牧隐稿》,是高丽朝留诗最多的作家、高丽文学史上的三大名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李穑的研究不够重视,成果不够系统,缺乏深入的文学性文本分析和阐释。本论文立足具体的诗歌分析,在开放的比较文学视界里,就李穑汉诗中体现儒家风范尤其是仕隐观的内容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讨诗人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接受和应用,从而弥补李穑诗歌创作研究的不足,为中朝古代诗歌、文化的对话交流提供补充性材料。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主要采用中国古典文学“知人论世”的诗歌批评理论和比较视野下影响学的文

2、学研究方法,以李穑汉诗为研究对象,突出文本细读,注重其思想性,深入细致地展现其诗歌的丰富内涵和诗人的精神世界。在李穑生活的时代,政坛动荡不安,各派势力粉墨登场,为争权夺利而进行激烈的斗争,祸及整个国家和黎民苍生。李穑始终按照儒家为人治世的要求,忠于高丽王朝,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执着于儒家道德信仰,怀有高洁的志向和情操。受儒家兼济天下、心怀社稷的出仕观影响,李穑对国家寄予强烈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对人民怀着热切的感情和深厚的关怀。儒家崇尚忠义节操,李穑坚持以身践道的信念,独立不迁、安贫乐道。在归隐之后,不为世俗所玷污,而在自然中寻求自由解脱。这种种情怀,都流露在李穑的瀚海诗作中,他深受儒家

3、传统思想的熏陶,熟悉汉文化经典和汉语诗歌创作,并借助文学的艺术形式将自身独立一格的儒家风范一一展现出来。在内容和结构上,本论文的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李穑在高丽、朝鲜改朝换代之际的政治立场和人生选择,以及在性理学传播和诗文创作方面的文化成就。第二、三章选取《牧隐诗稿》中能集中体现李穑个人积极进取的出仕观、坚守气节的归隐观的代表性诗歌进行分析,探讨他作为一位儒者的价值观念、精神修养和现实抉择。第四章主要对李穑仕、隐观统一中所体现出的儒家风范、君子情操作进一步升华和讨论。李穑的汉诗在朝鲜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后的学风、文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论文提炼出李穑诗歌中体现其儒家风范

4、的主要内容,力图彰显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矢志不渝的节操,这将为解决学术晃的实际问题做出一定的努力。关键词:李穑,儒家,出仕,归隐ABSTRACTLeeSaek(1328—1396),alsoknownasMokeun,wasafamouspoetattheendofGoryeoDynastyandtheearlybeginningofChosonDynasty.LeeSackwasanexcellentlitterateurandNeo.Confucianistwithtremendousachievements.Hewrotenumerouspoemsandessays,whichw

5、eregatheredinthebookMOKEUN'sCorpus.ThatmadehimoneofthethreepersonagesintheliteraturehistoryofGoryeo.Foralongtime,scholarsinChineseacademiadidn’tpaymuchattentiontotheresearchonLeeSack,andonlymadeafewresultswithoutanintensivestudyofhisworks.Basedonanalysisofplentifulpoems,thisthesismainlyelaborat

6、esonLeeSaek’SdemeanorasaConfuciangentleman,especiallywhenhechosetobebothanOmcialandarecluse.Formtheviewofcomparativeliterature,thisthesisalsodiscourseshowLeeSaekacceptedtraditionalConfucianismandputitintouse.ResearchresultsinthisthesiswillmakeupthedeficiencyaboutstudiesofLeeSack’Spoetryandprovi

7、desupplementarymaterialsforpoetry,cultureexchangesactivitiesbetweenancientChinaandKorea.Researchapproachofthisthesisistoprofileamanathistimesin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andhaveeffectonothersincomparativeliterature.RegardingLeeSae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