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

ID:36690598

大小:5.56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0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_第1页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_第2页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_第3页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_第4页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贺松其教授中医药学院1教学内容一、课程简介1教学目的2内容3特色二、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1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芽的基础2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推动中医理论成型3医文相渗推动中医人格素质的提高2一、课程简介选择传统文化中与中医学息息相关的十个专题,详细阐述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精神(思想)方面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医的本质。31内容(共10个专题)第一讲: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第二讲:中西医的本质特点及医学模式第三讲:内经的人学本质与五运六气第四讲:原始巫术与巫祝治病第五讲:《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第六讲:占筮与

2、解卦第七讲:太极模式与中医学第八讲:神奇的数第九讲:神秘的星空第十讲:古代占星术42特色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理解中医学,从而加强对中医学的人学本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医学之所以枝繁叶茂,花叶递荣,久盛不败,是因为有着深入而庞大的根系,这根系恰恰是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而广袤的土地上。因此,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医学,是真正的寻根工作。53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中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研究中医,应从中医文化入手,才能真正挖掘其精华,为现代中医服务。研究和学习中医文化,能有效提高中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开拓思路,古为今用。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以下几种、医学与人类文化、中国医

3、学文化史、古人的多元智慧与养生、周易与中医学、医易相通论6二、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的起源和积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并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就中医而言,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基原者,本原也)。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学,正是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和背景发生、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未来。7(一)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的基础1古代文明的历史简表(1)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拉玛古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其化石最初在非洲发现,1980年在我国云南寻县同样发现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拉玛猿头骨。(2)距今25

4、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生活分布于九州大地,经历了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度。A火的发现、保存B从穴居到栖木为巢C从采野果、狩猎到训养、种植。8(3)距今7至8千年到5000年间母系氏族繁荣并向父系氏族过度。这一时期的文化极其丰富。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92原始中医药开始萌芽 --生命与疾病不可分离(1)伏羲《九针》《帝王世纪》“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10(2)神农(炎帝)《本草》 “尝味草木,宣药疗病,教夭伤人命,百姓日是用而不知。”又“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通鉴外纪》11(3)黄帝与《黄帝内经》,华夏始祖,

5、发明甚多,其臣为医高手121314(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推动中医学理论之成型中医学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是她的整体医学模式,其理论和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神灵-自然哲学-生物-77年恩格尔)。因此,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充分注意到自然、心理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强调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平衡和发展。中医理论的成型正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实现和完成的。儒、道、法、名、墨、阴阳、纵横、杂、农等(九流十三家)151、道家概念什么是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宣扬自然天道观,在政治上主张“无

6、为而治。”(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三”谓何?阴、阳、气也。道即气--道气学说--精气学说16(3)“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和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内经》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即“道”--“阴阳者,天地之道”--《内经》接受了精气学说,并且形成了具体的医学概念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并将气分为: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172、儒家什

7、么是儒家?为孔子所立,崇尚中庸之道,主张“德育”和“仁政”。孔子所撰《易传》对易经的阴阳思想及《洪范》的五行学说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使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1)“中和”思想孔子提倡“中庸”,强调“和为贵”。中医将中和理论引入阴阳、五行学说,提出:阴阳平和,消长转化,五行有序,合而生物。《内经》则用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达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用五行生克来阐明脏腑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18(2)“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内经》将这一理论衍化为多个层面,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