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

ID:36693694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_第1页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_第2页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_第3页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_第4页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元对话让课堂增值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师生双方言语的交谈,也包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批判、表达等活动,是师生双方不断体会、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创造的过程,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这种对话,从形式上看主要有6种:师本对话(教师与文本)、生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机对话(学生与网络)、自我对话。在众多的对话形式中,师生对话是一种最常态的对话,语文课堂中良好的师生对话应该包含五大要素。对话基础——平等对话一词代表着双方地位的平等,但在“师道尊严”的长期影

2、响下,师生的平等对话十分艰难,来看一则“课前谈话”——师:今天天气很好,大家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伊索寓言〉两则》的第一则。今天,我们一起学第二则寓言。你们想怎样学习这则寓言呢?生:让我们自学。师:好,那这堂课就以大家自学为主。我们应该如何自学呢?第一步,大家是不是要熟悉故事内容?……学生的意愿是自学,但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所谓的“学生自学”也是在教师规定框架内的“假自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师生地位不平等,课前对话虽然是征求学生意见,但教师对课堂教

3、学早已“胸有成竹”,对话并不是在平等基础上展开的。对话内容——语文请看《燕子专列》一课的教学片断——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围绕“专”字做个猜词游戏。师:对某人进行采访,叫什么?生:专访。师:商店专门出售某一种商品的柜台,叫什么?生:专柜。师: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叫什么?生:专家。师:专为某人或某件事特别飞行的飞机,叫什么?生:专机。师:猜了这么多有关“专”字的词语,我相信“专列”是什么意思大家也都懂了。(教师出示课件)看,专列开来了,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有一年春天,在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

4、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师: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燕子专列》。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燕子是候鸟,为什么要用专列送呢?师:是呀,作者也有这样的疑问,同学们一起找一下作者的疑问。生:第一节的最后一句——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教师设计了猜词的小游戏,由“专”字引出“专列”,再引导学生质疑。全部对话过程都是以语文的方式进行的:解词、朗读、质疑。相反,有些语文教师的导入往往与语文无关,时间用了不少,却对提高学生语文素

5、养没什么帮助。对话技巧——追问有效的课堂追问可以激活学生语文思维,引导学生改善表达,从而构建有思想深度的语文课堂。曾经观摩过特级教师支玉恒的词语教学片段,它很好地展现了课堂教学的追问艺术——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生:浩浩荡荡可以形容人数众多、气势浩大。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人,行不行?生:不行。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大吗?生:还得是行动着的。师:那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生:多。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

6、不行?生:不行。师:错误出在哪儿了?生:还得是行走着的。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生:还得是整齐的、形成队伍的、向着同一目标的。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方向一致,这才叫浩浩荡荡。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没有“人”了,行不行?生:行。师:为什么?生:因为长江之水向东海流去,有同一目标,规模也很大。师:那么,没有人行不行?生:行。师:其实“浩浩荡荡”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们观察一下“浩”、“荡”这两个字的字形特点。生: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师:对了,“浩浩荡荡”原

7、来形容水势浩大,后来人们借用它来形容气势浩大。通过教师的层层追问,学生对“浩浩荡荡”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这就是追问的艺术。对话形式——交锋课堂对话忌讳“师问生答”这种单一的模式,对话应该你来我往,不断产生思维的交锋与碰撞。曾经听过一节课,教师讲完《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那部分后,课堂中产生了有趣的对话交锋——生1: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因为它发起怒来,会毁灭家园、毁灭城市,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生2:我觉得水是真君子,水的这些暴行说到底还是人类自食其果。人类乱砍滥伐、排放废料、乱扔垃

8、圾,水要给人类一点颜色。生3:发大水是自然规律,与是否保护水没有多大关系。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教师没有占据课堂,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对话交锋,尝试着表达自己观点、否决对方观点。对话结果——增值教学实践中有两种对话值得警惕:一种是“应声”,就是学生盲目地顺应教师引导,其实对对话的内容“一知半解”;另一种是“齐答”,就是教师发问,学生一起回答,难免会有“滥竽充数”的现象。课堂上是否有高质量的对话,要看能力是否在对话中增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