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

ID:36700077

大小:2.91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5-10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_第1页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_第2页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_第3页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_第4页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现中考物理的高效复习高新一中苏仙棉对知识的回忆、巩固、再认知的过程;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节奏快;学生往往缺乏好奇心,缺少学习兴趣;老师容易为了完成复习计划、赶进度而成为课堂上的“独舞”者。复习课的特点:备考2011策略1.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回顾基础知识。(一)归纳、整合知识和方法一、紧扣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梳理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压强的概念按时间顺序,在压强这一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实验压强的概念甲乙丙知识梳理什么是压强?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定义实验回顾:压强的概念知识梳理定义公式实验pFS=回顾:FS==pSFp

2、压强的概念知识梳理压强的概念定义公式单位实验pFS=回顾:Nm2Nm2Pa知识梳理定义公式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单位实验压强的概念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应用到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回顾: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知识梳理定义公式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单位实验压强计算你认为计算压强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回顾:压强的概念哪一个问题让你印象很深,让我们大家共享一下你的经验?知识梳理定义公式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单位实验压强计算要点:1)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液体也一样)2)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易错点;3)关于受力面积的确定,如:受力面积是哪里要注意;单

3、脚双脚等问题以及文字表述问题;4)单位换算。压强的概念知识梳理特点实验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有哪些特点?回顾:知识梳理特点原因实验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回顾:知识梳理特点原因公式实验液体的压强p=ρgh液体的压强公式是什么?使用时要注意的是什么?回顾:知识梳理特点原因应用公式实验液体的压强知识梳理实验大气压强哪些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回顾:知识梳理测量实验大气压强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什么实验?大气压的单位有哪些,它们有何关系?大气压的值一定是760mmHg吗?测量大气压的仪器都有哪些?回顾:知识梳理测量实验大气压强(1)托里

4、拆利实验的测量结果为什么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竖直等因素无关?(2)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测量值的大小?思考:知识梳理测量实验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为什么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变小?(3)大气压是否也可以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思考:知识梳理测量应用大气压的变化实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实验流体的压强哪些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结论是什么?回顾:知识梳理实验流体的压强应用哪些现象可以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回顾:知识梳理备考2011策略1.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回顾基础知识

5、。(一)归纳、整合知识与方法一、紧扣课本,夯实基础.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归纳、整合知识。物理量:速度密度电阻比热容公式:图像:测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定值电阻与小灯泡电阻的测量结果用图像表示质量的获得方法:天平、测力计、浮力的方法(漂浮或悬浮).备考2011策略1.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回顾基础知识.(一)归纳、整合知识与方法一、紧扣课本,夯实基础.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归纳、整合知识.3.注重获得知识时的过程和方法的总结.●基本仪器的使用例(2007.陕西)第29题甲图中电流表的示数是A.乙图中木块的质量是g.③

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④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它的示数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碰到同一木块上。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影响滑动摩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让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摩擦力大小。●基本实验电流与电压间关系电流与电阻间关系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基本思想(控制变量、等量替代、转化放大等)(二)

7、挖掘、拓宽教材,给复习以新意。1.实验的挖掘和拓宽;例:8下《力弹力》(2010陕西)32.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试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略。(2)实际中机械效率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图—2和图—3.,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2中指针在零刻度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

8、的拉力,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攻比细绳实际拉力。(二)挖掘、拓宽教材,给复习以新意。1.实验的挖掘和拓宽;2.“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库”等素材的挖掘;例:9上《杠杆》一节“生活、物理、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