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ID:36702553

大小:3.1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1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4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斗牛图》,纸本,墨笔。卷44×4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为清宫御藏。创作者:戴嵩,专擅画牛。关于戴嵩画斗牛的趣闻:戴嵩画了一幅斗牛,神态生动,连尾巴上的毛都给一根根画出来了。众人看了都叫好,惟独有个牧童不已为然,戴嵩很奇怪,就问牧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牧童就笑着说,蛮牛打架的时候,一用力,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下面,是看不见的。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牧渔民捕鱼演员表演教师讲课医生治病司法人员办案科学工作者搞实验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学

2、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6、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就是改造的人们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范畴生产实践(最基本)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两层基本含义:(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探究活动1(P42)辩证唯物主义杜威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黑格尔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有

3、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实践是人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1)(2)(3)分类1)蜜蜂采蜜4)工人养蜂3)猫捉老鼠6)学习三个代表5)商鞅变法7)“今天花明天的钱”的新消费观念8)演员演戏9)秦始皇焚书坑儒4、5、8、9、10实践:2)读书10)“今天花明天的钱”的新消费行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活动人类的实践具有哪些特点?①、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客观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工具

4、、设备)2、实践的特点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⑴实践有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即有目的、有意识)创造出原来没有的物质生活资料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关系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⑶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单选)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C.实践的客

5、观物质性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小试牛刀: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6、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认识的发展促进认识的发展促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

7、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

8、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认识从哪里来?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