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

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

ID:36707901

大小:6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键词】 滋水清肝饮;大黄虫丸;慢性乙肝 笔者采用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门诊留观病例,患者年龄28~65岁,所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慢性乙肝诊断标准。治疗指征为:hbeag阳性,hbv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hiv、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及正在处于西医治疗阶段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55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8年。  1.2治疗方法  基本

2、方:生地黄25g,山药15g,山茱萸12g,牡丹皮9g,泽泻12g,茯苓15g,柴胡6g,当归6g,白芍12g,山栀子12g,大枣4枚。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大黄虫丸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15~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口服1次3g,每天2次,两药同服

3、4周为1个疗程,观察3~6个疗程。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服药6个月后复查hbsag消失,hbvdna阴性;其他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为显效;服药6个月后复查hbvdna阴性,肝功能复查alt、ast降低50%以上,其他肝功能项目接近正常为好转;服药6个月后,hbeag阳性,hbvdna阳性,肝功能复查alt、ast降低不多或没有降低反上升者,其他肝功能项目无改善为无效。  2.2治疗结果  显效25例,占83.33%,有效4例,占13.33%,无效1例,占3.33%。总有效率96.67%。

4、  3病案举例  患者,男,40岁。1993年秋出现肝区隐痛不适,食欲减退,疲乏消瘦。1995年来我院查hbe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alt157u/l、ast318u/l、血清总胆红素34.81μmol/l。脉大数有涩象,面晦暗,舌边尖红有瘀斑,目黄、胁痛。予以前方服用3个月后肝功降至正常,抗-hbe阳性,自觉胁痛消失,面华神旺,恶心呕吐消失,纳佳食增,乏力改善,持续服药6个月后hbsag消失,hbvdna阴性;其他肝功能指标均正常。随访3年,每6个

5、月复查无复发,肝功无进行性损害。  4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对于中西医都属于难治性疾病,病程久、疗程长、治愈率不高。慢性乙肝在中医中属“郁证”、“胁痛”范畴。其病因中医多指为“湿热”、“湿邪”或“疫毒”等,病机大多以“湿热蕴于肝胆”立论。其病位在肝,责于脾、胃、肾,虽然多数由湿热为患,但日久失治可以有多种转归,或肝肾阴虚,或脾虚肝乘,或阴损及阳,或气阴两虚。中医认为慢性乙肝是由于湿热疫毒内侵,留滞不去,正虚不能抗邪,正虚主要指脾肾气虚,脾虚不运湿,肾虚不化湿,而至浊湿不降,清阳不升,湿热内蕴肝胆;邪留

6、主要是指湿热疫毒久稽不除,伏结肝脏,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伤阳气,致病往往日久纠缠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总之,正邪相争(脾肾气虚,湿热疫毒),贯穿其整个过程。当求其本以治,不可概用轻利湿热之剂。滋水清肝饮出自清朝高鼓峰《医宗已任篇》,为六味地黄汤与逍遥散组成的一个复方,方用六味滋水,逍遥调肝,吕留良即以为滋水清肝饮一方“真从来所未及”。大黄虫丸,系汉代著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之名方,方中先用大黄、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吸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仁、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药以缓中补虚

7、,黄芩开通瘀热,酒服以行药势,待干血行尽,然后纯行缓中补虚之功,正如《金匮心典》中所说:“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近两千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该方对于瘀血停滞、积聚坚块、阴虚有热或虚中挟实等症均有显著疗效,并广泛用于临床各科。  笔者用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肝,既用养血柔肝、滋阴补肾法,又兼以破坚通络、缓中补虚,全方扶正祛邪并用,扶正不呆滞,祛邪不伤正,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