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课件2

《口技》课件2

ID:36712851

大小:32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0

《口技》课件2_第1页
《口技》课件2_第2页
《口技》课件2_第3页
《口技》课件2_第4页
《口技》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技》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技林嗣环(清)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了解口技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其《〈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作者介绍词类活用(1)妇抚儿乳“乳”是动词,作“喂奶”讲。(2)善口技者“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词类活用(3)不能名其一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4)会宾客大宴“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妇抚儿乳()众妙毕备() 儿

2、含乳啼()以为妙绝()以为妙绝()手有百指() 群响毕绝()指其一端()满坐寂然()大呼火起() 众宾团坐()夫起()大呼一词多义喂奶妙处极点手指通“座”产生、发生乳房奇妙断绝、停止指出动词起身“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时间词语1、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问题探究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

3、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2、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3、课文描写了几个表演的场面?三个场面:①梦中惊醒;②渐入梦乡;③火起群乱。三个层次,井井有条;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作者通过表演者以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的模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画面的叙述、描写,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归纳主旨写作借鉴正面描写:对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的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划人物,表现主题。(也称直接描写)例如

4、《社戏》中孩子们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快乐、自由;《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了他的爱国精神。写作借鉴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来达到写所要写的人和物的目的。侧面描写含蓄,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像余地,因此能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写作借鉴作用:有时能使人物、主题更加形象和深刻,从而文章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效果。侧面描写的内容要形成渲染气氛或铺垫的作用,有时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1、课外观看一些口技表演的录像,体会口技艺术的高超。2、模仿文章的写法,运

5、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一个人物或描写一幕场景,不超过100字。课后作业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