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的案例

简便计算的案例

ID:36713253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简便计算的案例_第1页
简便计算的案例_第2页
简便计算的案例_第3页
简便计算的案例_第4页
简便计算的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便计算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便计算”练习课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八册数学简便计算的练习课。教学目标:能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比较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进一步提高口算和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要求全班学生算出:1+2+3+4+…….+98+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马上说出了答案。你知道高斯是怎样算的吗?你能算出来吗?这节课

2、我们一起来练习“简便计算”。(板书“简便计算”)二、教学实施活动一:我会做1.口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438+203256+199416-302325-19839-10.175.8-59.9集体订正。订正时说出你的思维过程。小结;这些题目都是应用了“凑整”法。当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时,可以把这个数看作整十、整百……数。然后,如果少加几要再加几,多加几要再减几,多减几要再加几,少减几要再减几。这样算起来又快又正确。2.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这类题目的口算思维方法。×活动二:我能行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

3、说你做题的依据。3.6+8.59+6.4123×2.6-2.6×2328.8-1.6-8.40.25×13.7×0.4(125+70)×88×0.4×1.25×252.集体订正。订正时说说你做题的依据。小结:我们在计算时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能运用学过的运算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的就要养成简算的习惯。活动三:我最棒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8.8×1252600÷250.59×99+0.592.5×0.32×1.2515.6-2.7-1.3-1.69.9+0.1-9.9+0.193.25×101-93.

4、250.7+3.9+4.3+6.119.28-(9.28+2.6)29.2-7.38+0.8请同学们自由的说出自己的算法。小结:我们做任何题,都要做到“一看、二想、三计算”不要急于动笔。三,全课总结(略)教后反思: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教学简算,开始时学生对简便计算还挺感兴趣,毕竟简算可以摆脱那些繁琐的四则混合运算了,也不用竖式计算了,可是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

5、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随着简算方法的多样化,简算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于是,我开始困惑、开始思考、我开始发现:简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特征,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于是,这次公开教学我选择了“简便计算”的练习课。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还基本满意。题型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很自然的复习了本节课的各种题型。只有通过大量的简便题目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以

6、及凑整的方法,并且会运用运算律和性质进行熟练的简算,同时使学生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自以为教学效果会较好的,事实并非如此。看似简单的一节课,我自己却发现了许多感到遗憾的地方。特做如下小结:一、教学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从教多年,自认为教学风格稳重扎实,说不上与学生走得很近,却也能抓住教学的质量。但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教学观念有缺陷,与学生的个性不相适应,尽管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教学效果还是不尽我意。自己感觉是一节很失败的课。如:活动一的口算,本应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流利地进行交流学

7、习。但实际出现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笔算,对于“凑整”法不理解。我自己的方法也不适当,应先讨论,再进行口算可能效果会好一点。二、时间掌握不好,在简单题上浪费时间过多。学生在活动一,每说过一道题之后我总是强调了一遍,这样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环节时间不足,没能深入练习,探究,没有达到能力提高的目的。三、过渡语言比较生硬,鼓励语言较少。我一直在努力思考着怎么能合理的把每一个环节联系起来,自然的把知识过渡到下一部分,让学生听后更有欲望去探究下面的问题,但是起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还需要今后的请教和学习。另外,我对学生的鼓励

8、语言较少,这样,学生不能及时的得到肯定,积极性自然就不会高。四、由于教学方法死板,导致学生思维的不灵活。如:8.8×125这个题,我自己以为学生会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结果,82个人全部用的是乘法分配律计算,没有一个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计算。8.8×1258.8×125=(8+0.8)×125=8×125×1.1=8×1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