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

ID:36738235

大小:57.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14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_第1页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_第2页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_第3页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_第4页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学液一般检验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学液一般检验第一节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在环节,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需要血量较少的检验,如手工法或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计数,常用毛细管采血法。需血量较多检验,如红细胞比积、临床生化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细胞计数一般用静脉采血法。特别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论仪器进样品多少,为防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原则上均应使用静脉血。毛细血管血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在判断和比较所得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某些生理因素,如吸烟、

2、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均可影响血液成分。甚至一日之间,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等参数均有一定的波动。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明显干扰实验,得出假象结果。因此采血时,应询问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试验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尽可能在一定时间在无干扰因素条件下进行,以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一、毛细血管采血法  成人常用手指或耳垂采血。耳垂采血痛感较轻,操作方便,适用于反复采集。但耳垂外周血循环较差,血细胞容易停滞,受气温影响较大,检查结果不够恒定。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结果均比静脉血高,特别

3、是冬季波动幅度更大。手指采血操作方便,可获较多血量。婴幼儿手指太小可用拇指或足跟采血。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采血器用三棱针或专用的“采血针”为好,特别是后者有利于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制。应注意穿刺深度要适当,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检验结果。二、静脉采血法  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幼儿可于颈外静脉采血。根据采血量可选用不同型号注射器配相对应的针头。某些特殊的检查,血小板的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

4、后的试管或塑料封闭式采血管。采血前应向病人作适当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如遇个别病人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其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半分钟,以避免瘀血和血液浓缩,有试验证明,压迫时间过长,可引起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释放及某些因子活性增强,影响某些实验结果。注射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抽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泡沫,然后将血液徐徐注入标本容器,否则可能导致溶血。溶血标本不仅红细胞破坏,红细胞比积降低,血浆(清)化学组成也会产生变化,影响钾、镁、转氨酶等多项指

5、标的测定。目前国外已经普及(国内已开始生产)的封闭式真空采血器,既有利于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又便于防止血液交叉感染,已开始在国内推广使用。三、真空采血法又称为负压采血法。各种真空定量贮存抗凝试管,根据需要标有不同的色码备用,适于不同的检验项目。该法采用封闭式采血,血样无需容器之间的转移,减少了溶血现象,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保证待验血标本原始性状的完整,使检验结果更接近真实,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真空采血管价格较高,有待进一步降低成本。四、抗凝剂的选用  抗凝剂种类很多,性质各异,必须根据检验适当选择,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现

6、将实验常用抗凝剂及其使用方法简述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均可与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EDTA盐经1000摄氏度烘干,抗凝作用不变,通常配成15g/L水溶液,每瓶0.4ml,干燥后可抗凝5ml血液。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1.5-2.2Mg(4.45±0.85μmol)/ml血液。EDTA-NA2与EDTA-K2对血细胞计数影响均较小,但二钠溶解度明显低于二钾,有时影响抗凝效

7、果,其他抗凝剂不适合于血细胞计数。2.枸椽酸钠:枸椽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枸椽酸钠有多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109mmol/l(32g/l)水溶液(也有用106m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或1:4比例使用。枸椽钠对凝血V因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其活性减低,故常用于凝血象的检查,也用于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因毒性小,是输血保养液中的成分之一。  由于枸椽酸钠溶液是按体积比例加入血液内达到抗凝目的,而抗凝剂主要是作用于积压浆成分,通常所谓的1:9比例抗凝的概念是指1份体积的抗凝剂作用9份红细胞比积

8、正常血液内的血浆成分而言。所以结果对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仍按1:9的比例加入抗凝剂时,就会发生抗凝剂不足或相对过多,这将明显地影响凝象检查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文献报道应根据抗凝剂用量(ml)=0.00185×血量×(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