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

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

ID:36749268

大小:291.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_第1页
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_第2页
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paper.edu.cn天枢、中脘穴刺法心得李学武(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100029)主题词穴,天枢穴,中院关于人体各部位针刺的深浅,自古流传有“腹部深似井,背部薄如饼”之说,原文并无出处可考,但可能是源于《针灸大成》,在该书·卷十中记载:“凡针腹上穴,令患人仰卧,使五脏垂背,以免刺患”。又云:“前面深似井,后面薄似饼,用针前面宜深,后

2、面宜浅”。看来“腹部深似井”即由“前面深似井”而来。主要是说腹部的穴位可以深刺。其实,对于腹部穴位可否深刺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作为常规刺法,即针刺不进入腹腔的浅刺法,以天枢、中脘穴为例,据《针灸大成》引《铜人》、《素注》等书记载,天枢穴均针5分,中脘穴针8分~1寸2分,而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记载,天枢、中脘穴均为“直刺1~1.5寸”,而《腧穴学》教材中,天枢穴针0.8~1.2寸,中脘穴针0.5~1.0寸。由此可见,作为常规刺法,天枢、中脘穴是不进入腹腔的。有人提出腹部穴是严禁深刺的。另

3、一种认为可以深刺,古代除《针灸大成》有“前面深似井”的记载之外,在《杂病穴法歌》中也说:“霍乱中脘可入深”,但都未说明具体深度。近代书刊中报道腹部穴深刺的较多,其天枢、中脘等穴可刺入2~2.5寸,还有报道中脘穴深刺3~5寸的,较有影响的著作中,只有上海中医学院编的《针灸学》中针刺较深,其中脘穴直刺1~2寸,天枢穴直刺1.5~2.5寸。笔者就天枢、中脘穴在临床上的刺法谈谈对腹部穴深刺的心得和看法。1、天枢、中脘穴深刺的实践我在临床上针刺天枢、中脘穴治疗慢性病多采用常规刺法,而治疗某些急性疾病,如急性胃

4、痛、急性腹泻等则常用深刺法。曾用此法治疗120多例小儿急性腹泻。其中最小的只有8个月。如1985年在河北农村治疗1岁男孩韩某,腹泻4天,每天泻5~6次,泻下溏薄,伴食少、呕吐,形体消瘦,呈轻度脱水状。我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穴,用30号(直径0.32㎜)1.5寸毫针,直刺进针约3.5㎝,每穴捻转约半分钟,提插2~3次后出针.对于1岁左右的小儿来说,针刺的深度约相当于同身寸的2.5~3寸左右,毫无疑问,其深度已达腹腔,针后当天大便即转正常,食量增加,不再呕吐,一次即愈.我于1975年和1985年采用此法

5、共治疗120多例小儿急性腹泻,大多数1~2次即痊愈,最多的针3次,除3例治疗1次后病已减轻,后因故未再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此法经反复使用未见不良反应.对于急性胃痛(胃痉挛)的病人,取中脘、足三里等穴采用常规刺法不能使疼痛立即缓解时,我常用深刺中脘穴的方法:一般选3~4寸长的28~30号毫针(根据病人的胖瘦决定),从中脘穴直刺进针,当针尖穿过腹壁透达腹腔时,手下有一种落空感,即阻力突然消失,继续进针时会出现一种很硬但有弹性的阻力感,对于中等胖瘦的人来说,一般约为2.5~3寸,此时已达胃部,病人常有明

6、显的酸胀或胀痛感,捻转半分钟至1分钟,提插2~3次,如疼痛不能缓解则将针提至腹腔外(1~1.5寸处)留针,隔10分钟左右再深刺运针,如此重复2~3次后疼痛即可缓解.近年来有不少深刺天枢、中脘等腹部穴治疗胃肠病的报道.如治疗习惯性便秘、急腹症、胃下垂等均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刺深3~5寸,甚至更深,但并未因刺深引起腹部的并发症。虽然在《针灸大成》中有“前面深似井”的记载,但在古代针刺腹部穴时引起事故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科技论文在线www.paper.edu.cn有的,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中就记载,邮督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刘租针胃管(即中脘穴)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针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近代由于针刺中脘、天枢引起内脏损伤的报道也有发生,如针刺鸠尾穴深刺可能损伤肝脏,后者因其病变本身就可引穿孔等,但这种例子极为少见.前者因鸠尾穴深刺可能损伤肝脏,后者因其病变本身就可引起穿孔,也可能由于针刺

8、不当所致,如粗针深刺而反复提插或留针等,文中没有说明具体操作手法,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腹部穴不能深刺,如同外科手术有时会出现意外,而不能因此就否认外科手术一样。多年来我经常采用深刺中脘穴治疗急性胃痛,并用中脘、天枢、肓俞等穴深刺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一般针刺深度约为2.5~3寸,刺入腹腔内。我认为,由于所用毫针针体较细(一般选30~31号毫针),刺入后不作大幅度提插,只行捻转手法后出针,不留针,即使进入腹腔,碰到胃肠组织,一般也不会引起事故。根据党氏等人的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