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

ID:36753400

大小:485.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4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_第1页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_第2页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_第3页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_第4页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2期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1.32No.22010年4月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1Apr.20l0文章编号:1674—5086(2010)02—0073—06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沈武显,樊太亮,宫雪,牛新生,毛治国(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海淀10(3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3;3.中国石化东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4.中

2、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海淀100083;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海淀100083)摘要: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建立了吐鲁番拗陷中下休罗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5个三级层序、l0个四级层序;并于层序格架内分析了隐蔽油气藏成藏要素及生储盖组合特征。进一步探讨了陆相压性浅水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从储层性质横向变化的机理及形成圈闭的控制因素出发,将研究区内隐蔽囤闭划分为岩性、地层和复合圈闭3大类、8亚类,对各种圈闭类型、成藏特征及其发育区域和层位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纵向上岩性和地层圈闭分别受控于层序界面和

3、体系域,复合圈闭受构造活动期次及岩性侧向封堵的复合条件控制,而在平面展布上隐蔽圈闭具有条带状的特征;进而对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关键词:压性浅水湖盆;层序地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实践;吐鲁番拗陷中图分类号:TEl21文献标识码:ADOI:10.3863/i.issn.1674—5086.2010.02.014吐鲁番拗陷是伴随博格达陆间裂谷的回返关闭扩展勘探领域的必然选择卜。并隆升成山而形成发育的,其间盆地主要处于挤压应力场作用的构造背景之下,由于在侏罗系时期陆源补1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沉积特征给十分充足,沉积补偿作用强,湖盆汇水不深,多属浅水型沉积

4、,因此吐鲁番拗陷是一个具有挤压性质的水吐鲁番拗陷呈长条状近东西向展布,面积约为体较浅的陆相湖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逐步提高,2.5×10km,侏罗系构造单元可划分为布尔加凸今后在吐鲁番拗陷寻找整装大中型构造油气藏的可起、托克逊凹陷、台北凹陷和艾丁湖斜坡,台北凹陷能性不大,但其剩余资源量还很丰富,因此,开展隐蔽又可分为胜北、丘东和小草湖洼陷(图1),先后经油气藏勘探是吐鲁番拗陷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也是历了晚二叠世一三叠纪的周缘前陆盆地、侏罗纪一图l吐鲁番拗陷中下侏罗统主要沉积体系及有利区带分布图Fig.1Mainsedimentarysystemsdistrib

5、utionandfavorableplaceofMiddle-lowerJurassicinTurpanSag收稿日期:2009—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64,40672079);国家“973”项目(2005CIM22103,2006CB202302)。作者简介:沈武显(1981一),男(汉族),湖北武穴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研究。74两南油大学学报(自然利学版)早第三纪的早期再生前陆盆地和晚第三纪一第四纪边缘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泛滥平原沉积,台的晚期再生前陆盆地等3个演化阶段。北凹陷南坡部分发育曲流河及

6、曲流河三角洲相,托通过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芯观察、岩芯薄片鉴克逊凹陷和三个洼陷中心地区为滨浅湖相沉积。层定以及大量测井、地震等资料的详细研究,结合层序序sC6一sc8发育期博格达山开始挤压隆升,吐鲁界面的识别标志,在吐鲁番拗陷中下侏罗统共识别番拗陷沉积背景发生改变,由平缓型演变成具有明出6个层序界面SBl—SB6(图2),其中SBI为区域显古地貌坡折背景,可容纳空间逐渐增大。此时北不整合面,SB2、SB3、SB6为局部不整合面,SB4、SB5部发生构造沉降,在山前带发育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为沉积作用转换面,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及井一震标三角洲沉积,艾丁湖斜坡主体发育曲

7、流河三角洲沉定结果,将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积,台北凹陷以滨浅湖和泛滥平原沉积为主,托克逊(SQ1一sQ5),10个四级层序(SC1-SCIO),建立了凹陷周边也开始三角洲沉积,在各凹陷中心有部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其层序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在半深湖相沉积,而此时期为盆地侏罗系最重要的储纵向上叠置成总体呈基准面上升的退积序列。基准油砂体发育时期,其主要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如图1面升降的旋回性变化导致湖盆不同时期沉积格局的所示。层序SC9-SCIO时期,基准面继续上升,沉差异,吐鲁番拗陷沉积地层可概括为3个不同的沉积物可容纳空间进一步增大,从冲积环境转换为相

8、积期次。层序sc1一Sc5时期代表基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