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

ID:36754112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4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_第1页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_第2页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_第3页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_第4页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感悟与思考当小燕子满天飞的时候,人们表面上陶醉在赵薇的大眼睛里,实际上是沉浸在大清皇帝的龙恩里,多好的皇帝。嬉笑怪嗔富有人情,体恤下情联系群众。真该怪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我们不再有这般的福气。于是伪造了些虚拟皇帝,虚拟的幸福。古代的臣民臣妾们真如人们眼前的影视剧那么美好吗?没有。难怪鲁迅要说,翻开整部中国历史,看到的只有"吃人"和"被吃"几个字。杜甫有诗:"被驱不异犬与鸡"。即使是在那个时代,有良心的作家还是感到了人毕竟不同于"蝼蚁",所以才有了

2、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力作。可惜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古已有之的不平而鸣,对皇权罪恶的批判,反而被越来越多对清官和好皇帝的称扬取代了。  我们公民社会的确立为什么如此艰难?这与臣民社会的难以割舍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在某些艺术家的眼中,这种社会还是有着其美的。正如鲁迅所言:"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思考与判断: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消极

3、影响? 归纳与运用【知识归纳】一、 社会发展:封建社会晚期,衰落二、 政治体制变革:1.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宰相制度,创立内阁——君主专制强化。2.  清朝:中枢分权;创设军机处——君主专制顶峰三、 东西方差距1.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工业化进程起步——进步2.  东方: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主导——落后 【知识运用】1.  如何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君主专制,在中央废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清朝时,雍正帝为加强皇权,增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

4、展到顶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民族融合,并有利于抗击外来侵略。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封建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表现。理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和原因应结合前面所学,这一制度从建立开始就是朝着这一方面发展的,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完全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如费正清所言:在这样一个专制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祟。他是“天

5、下第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可以想象,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放在一个人手中是多么危险!7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但是,其消极作用也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因,从这些消极作用可以看出:封建专制社会已走向衰落了。[例1]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废丞相B在中央设内阁C创设八旗制度D设军机处[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清朝雍正帝时,在宫内设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

6、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答案]D 2.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3)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

7、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7)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

8、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特征。 [例2]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