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ID:36761330

大小:2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1页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2页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3页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4页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松桃民族中学集体备课高一地理结构主要过程内容教师个性化添加内容课题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运用文字或图像资料,正确分析城市区位选择如何受自然条件影响。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文字、图像)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东莞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城市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让学生明确随着人类活动发展,自然条件也会受人类影响,城市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2、,从面培养学生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重难点学习重点:分析和总结地形、气候、水、矿产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学习难点:1、自然条件对城市影响是通过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而发生的;2、分析水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把握递进的三个观念。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例如,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较为湿润的或有足够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生产方式、作物熟制等也不同。第二,人类可以对

3、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可以并且必需对不利于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坡地不适宜耕作,改造成梯田就可以耕作了。但是要注意,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例如,较陡的山坡也不适宜建梯田。第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要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举实

4、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方法手段通过读地图、景观图,通过课堂讨论尤其是小组讨论进行学习教学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添加内容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和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运输条件,还有温暖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肥沃的土壤。[活动]出示世界地形图,提出要求:请在欧洲、中国、美国、巴西各选一个地方来建城市,比一比,看谁选建的城市最有发展潜力。让学生充分思考,分组讨论、进行选择,然后各小组相互评价,说明对方

5、的选择有哪些好处和不好之处。[教师总结]从刚刚的选择情况来看,同学们都选择了平原、沿海、沿江、中纬度地区等,这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一、地形与城市出示图4-1-4(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的关系)和世界城市分布图,并结合以上活动结果提问题:我国地形有什么特点?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每级阶梯上有多少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世界城市大多分布在何种地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读世界城市分布图思考:世界大多数

6、城市都建在平原上,但是为何巴西的主要城市选择建在巴西高原上而不建在亚马孙平原上?——引导学生分析、回答。2、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于高原读图4-1-5(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教师提问:世界上有很多山区,那么山区城市又该建在哪里?——引导学生分析、回答3、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分布或在开阔的低地分布二、气候与城市[演示]在图4-1-4(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图),教师在上面绘出400mm年降水量线。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的东南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地区。出示各种气候景观图;以及(中国大城市与气候分布图)、图4-1-7

7、(世界特大城市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什么样的气候区适宜城市分布,什么样的气候区不适宜城市分布?结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适于城市的布局。三、水与城市活动:你一天用多少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偶尔会遭遇停水的事件,谈谈停水对我们的生活及生产会造成哪些影响?出示文字材料:某城市用水的统计1999年全国城市年用水总量是467.51亿立方米。城市综合人均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是536.37升。城市商业等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