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指导方法5

语文学习指导方法5

ID:36762384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语文学习指导方法5_第1页
语文学习指导方法5_第2页
语文学习指导方法5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学习指导方法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诗词鉴赏》复习教案主备人:奉中军审核:初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复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我也可以这样做(做练习:我学、我练、我提高)”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复习重、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2、理

2、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4、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5、品味表达技巧6、感知艺术形象二、古诗词鉴赏知多少?由学生简要地讲讲自己平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教师点拨和纠正。三、鉴赏知识的“盘点”与“内存”(发资料,让学生快速的浏览一遍)(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归园田居》)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5、咏物诗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羁旅诗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7、爱国诗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38、哲理诗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4、9、抒怀诗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二)体味语言1、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4、常用词汇:勾勒、浓重墨彩、简洁、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诗青画意、富有哲理、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三)表达技巧1、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动静结合、渲染、烘托、含蓄委婉等2、修辞手法(

5、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问、赋比兴等)3、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白描、细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四)人物形象示例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李清照)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曹操)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四、答题技巧点拨及常见题型的示例和练习(六种题型)(一)教师进行答题技巧的点拨1、原则:①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2、结构

6、:①景+情②事+情③场面+情④情形+情3、方法:①“一切景语皆情语”。②“诗言志”。③结合诗歌背景。④注意作家风格。⑤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二)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三点”题——考点、热点、难点)(1)题型一、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3◆学生做练习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2)题型二、赏析语言型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学生背诵《西江月》)答题

7、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05年中考题)(学生背诗)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学生背诗)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