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行!”》教案2

《“我能行!”》教案2

ID:36764889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我能行!”》教案2_第1页
《“我能行!”》教案2_第2页
《“我能行!”》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能行!”》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总要求和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1 知识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2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卑、自负与自信的区别教学流程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自学指导一1、相信自己是一种___,也是一种____.2、自信表现在:在___上相信“___”,___上表现___,___体验____.3、自信的含义:自信是人对___的

2、确信,深信____。  三、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一):写一写:“我能行”  说一说: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学生活动(二):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自信者的故事,然后分组总结自信者在与人交谈时、走路时、面对问题时等方面的特点。  (教师可以用媒体素材中周恩来、刘翔、邓亚萍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了解。) 四、超越自负,告别自卑1、自学指导二、自卑、自负、自信的区别?(学生看书,在初中找出区别)图片:“自卑与自夸”、“一对小花狗”  学生思考:自负、自卑与自信相比有何不同?3/

3、3   师: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自卑则是过低地估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实力。2、故事表演根据下面的情景表演,反映一下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的不同表现。下节课请同学们上台表演。一次数学测试后,自信的小明、自负的小刚、自卑的小亮都得了90分,三人站在一起聊天……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项,也都有自己的强项,没有必要自卑,而是应该努力去扬长避短,相信自己:我能行!(齐读)《我能行》v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v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v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v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v正视有“不行”,也是“我能行”;v不但自己行,还帮别人行;v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4、;v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五、检测。v《王小波的故事》(一)高三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模拟考试结束了,小波考得很差,是班里的最后一名,他很痛心。这次考试失败了,小波问自己,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自己是不是和大学无缘了呢?是不是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呢?为了激励自己,他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开始写下:我能行!⑴学好语文,我能行!⑵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⑶……小波发现自己能行。他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他充满信心地参加了2002年全国高考。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是140分,高考总分708分,不仅成为他们班里、他们年级高考成绩第一名,而且成为全省理科状元。创造了一个“奇迹

5、”!思考:小波在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王小波故事(二)3/3王小波进入大学后发现同学的分数都没有自己高,开始瞧不起别人。目中无人,连老师和王教授都不放在眼里。1、进入大学后,王小波还相信自己吗?2、他表现出来色是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王小波故事(三)因为王小波的自负,在大学里,他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参加书法比赛失败,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小波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1、这时的王小波是什么样的心理?2、这种心理有什么表现?3、从王小波的故事中给我们什么启示?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