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

ID:36772743

大小:388.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_第1页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_第2页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_第3页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_第4页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_第5页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_第6页
资源描述: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学报2010,19(3):712-717http://www.jeesci.com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jeesci.com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1,2222*陈俊华,龚固堂,朱志芳,慕长龙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摘要: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4卫片解译数据和2007年度小班调查资料,结合样地调查资料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

2、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对绵阳官司河流域的防护林体系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防护林景观中,以松柏混交林(MixedAlnus-Cupressusforest)面积最大,占27.37%,其次是马尾松纯林(Pinusmassonianaforest),占25.41%。栎柏混交林(MixedQuercus-Cupressusforest)最少,只占0.96%。纯林面积明显大于混交林,前者比后者大45.31%。栎柏混交林、松柏栎混交林(MixedPinus-Cupressus-Q

3、uercusforest)最大斑块指数(LPI)、边缘密度(ED)和斑块密度(PD)较小,分布较为破碎。而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和柏木纯林(Cupressusforest)分布较为集中。桤柏混交林(MixedAlnus-Cupressusforest)和松柏混交林的散布与并列指数(IJI)较大,其空间关系较为复杂。栎柏混交林、柏木纯林的聚集度(AI)较小,斑块分散度大,连接性较差;而桤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的分散度较大,连接性较好。桤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的形状指数(LSI)较小,形状分布较规则,而马尾松

4、纯林、柏木纯林的形状指数较大,形状较复杂。从不同景观类型林下灌草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知,松柏混交林、栎柏混交林的灌草多样性指数均较大,而马尾松纯林、柏木纯林则较小。从保持水土功能来看:桤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桤柏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松柏混交林。因此,对长江防护林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应多采用混交林模式,针阔混交林代替针针混交,乔灌草结合,调整合理的密度,使防护林景观的生态功能更好地发挥。关键词:官司河流域;防护林;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生态功能中图分类号:X171文

5、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10)03-0712-06防护林(protectionforest)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并结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加以整理,研[1]然林和人工林。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由不同土地究官司河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景观结构及生态功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能,可为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及结构优化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以及四

6、川盆地丘陵区的低效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2]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景观的1研究区概况[3]结构与功能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景官司河流域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新桥镇内,处于观结构(landscapestructure)是指不同生态系统或景龙门山前缘向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浅一深切割的丘观组成单元的空间与时间的组织关系,即景观组成陵地貌。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6′~104°49′、北纬2单元(景观要素)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多样31°23′~31°37′。整个流域面积为21.2km。气候

7、属[3]性及其空间配置,生态过渡带,异质性等。景观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与年降水的地域分布功能是指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变化很小,年均温16.1℃,极端最高气温40.19℃,[3]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极端最低气温-7.3℃,年均日照1298.1h,年均太-2-1官司河流域属长江上游支流之一的涪江水系,阳辐射量89.5kcal·cm·a,年均降水量921.0mm,[10]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建设的重点地段之年均相对湿度79%,无霜期272d。[4]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8、国内有关专家对这一流域内的防护林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5]区域森林群落的区系组成、数量分类、植被演替通过封山育林形成的次生林和营造的人工林,林分[6][7][8]规律、物种多样性、森林群落高度级结构、主处于中壮龄阶段,森林覆盖率23%。天然次生林主[9]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动态变化有过深入的研究。要有柏木(Cupressusfunebris)、马尾松(Pinusmas-但该区域关于景观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根据soniana)、麻栎(Querus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