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

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

ID:36775696

大小:156.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_第1页
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_第2页
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行业技术专版专版路桥、航运与交通浅析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措施云锟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越来越繁忙,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想到了地下交通,盾构法隧道油然而生,本文在采用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风险进行了总结,以供探讨。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过江;沉降监测;安全处理措施1盾构过珠江段除采取陆地常规地表沉降监测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一般超过2m,围岩岩体较稳定。过江段地下水基本是岩层裂隙水,该裂隙水与江水连通,外,在江中心段必须采用特殊的沉降监测方法补给较迅速,受江水涨落影响较大。由于岩层层面起伏较大,各江底监测是了解盾构掘进对地层扰动最直接的

2、方法,是很地质交接带容易形成涌水通道。有必要的。由于本盾构段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过江时对涌1.2地理环境水、涌沙的应对能力不如泥水盾构,风险较大。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线路沿线地面主要为珠江河1.1工程地质概况道、城市交通干道。勘察线路沿线地形变化不大,较为平坦。小珠江北岸与临江大道相临,沿江大道为双向4车道,车APM3标盾构工程由南向北穿越北珠江,珠江在此被江中心海心沙岛分隔成为南北珠江,其中南面大珠江宽度306m(地流不密集,交通不拥挤,交通畅通,但车流量较大,白天以小汽铁里程Y(Z)DK0+272~Y(Z)DK0+578),水深4~8m左右,江底车和

3、公交车居多,晚上则以工程运泥车为主。临江大道旁就是沿江隧道的施工场地,现已开挖,开挖深度达10m左右。为4~9m深的海陆交互相淤泥质沙、粉沙质泥岩,江底至隧道顶平均在6m左右。北江面小珠江宽度64m(地铁里程Y(Z)DK0+2施工主要难点及掘进措施806~Y(Z)K0+870),水深3m左右;过江段总长度约370m。隧道洞顶主要位于粉砂质泥岩强风化带<7>、粉砂质泥岩2.1江中浅覆土段掘进中风化带<8>和粉砂质泥岩微风化带<9>中,局部位于第四系淤根据地质勘查资料,过江段洞身在ZDK0+500附近约20m泥质细砂<2-2>中,隧道底板主要位于粉砂质泥岩中风化带

4、<8>范围,洞顶覆盖层强度低(详勘为部分洞身及洞顶<2-2>淤泥质和粉砂质泥岩微风化带<9>。粉砂,补勘时为<5-1>软塑地层),江底为4~9m深海陆交互相从地质详勘资料来看,除Y(Z)DK0+193.674~Y(Z)DK0+淤泥质沙、粉沙质泥岩,江底至隧道顶平均在6m左右,最小覆247(已经加固)及ZDK0+500附近约20m范围,部分洞身及洞土4.8m。为浅覆土段。掘进时可能会发生喷涌现象,甚至会进一顶为<2-2>淤泥质粉砂外,其它段洞身及洞顶地层为<7>、<8>强!!!!!!!!!!!!!!!!!!!!!!!!!!!!!!!!!表1支座载位应变测量结果缝

5、过深,且被碰撞的立柱有一定的弯曲,造成裂缝处两侧混凝应变值(με)土在受压时应变相差巨大,无法继续均匀承受轴向压力,从而点号16m14m12m10m8m6m4m卸载直接导致墩的轴向刚度大大降低。160221230-117011312-2-14病害的处治18-3-8-6-10-13-21-23-219-4-8-5-8-10-16-19-5通过对桥梁的检测,为设计部门提供了加固设计依据,加20-5-9-6-8-10-13-17-4固设计主要采取了对该立柱进行外包钢筋混凝土处治,目前使21-6-9-6-11-13-17-21-6用状况良好。22-2-7-5-10-1

6、5-25-25-223-1-7-4-9-15-25-26-45结语24-6-9-5-9-13-21-24-625-4-7-5-9-12-20-24-6上述对被撞击桥梁的测试方法,能有效的检验被撞墩的受S0-3-5-18-23-26-29-23力状况,验证桥墩的受损程度,为安全地进行其它桥跨的静载X-23-38-56-73-90-110-129-5试验奠定了基础,为桥梁的加固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完全断裂或者失效。理论计算的墩柱在距墩4m的工况下,最大应变为-11.6με,取墩混凝土弹性模量为28.4GPa,则最大应力参考文献:为0.331MPa,远低于设计强度

7、。[1]《清远市清新县潖江口大桥检测报告》.清远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检但从裂缝处安装的千分表读数来看,下游侧的应变比柱上测站2007年.部测点的应变相对较大,而上游侧跨裂缝的应变则非常巨大,[2]《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H11-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裂缝在加载时有闭合的趋势。两侧应变相差甚大,说明该墩已[3]《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科学研不能均匀受压,轴向刚度明显受损严重。究所2003年.[4]《大跨径桥梁试验方法》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技术处、3.5结果评价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根据实

8、测数据和结果,该墩在静载试压下能安全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