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ID:36780621

大小:10.89 MB

页数:161页

时间:2019-05-15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_第1页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_第2页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_第3页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_第4页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博士学位论文二。一三年六月IIIIIIIIIIIIIIIIIIIIIlY2381576.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StructureEvolutionand.MechanismoftheSouthernJiangsuProvinceByQrSXianhongADissertationSubmittedtoGraduate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Inpartialf

2、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DoctorofHumanGeographyNanjingInstituteofGeographyandLimn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Jun,2013致谢十一年前,我只身一人来到古都南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满腔的激情,准备在这片江南大地上大展宏图。在南京大学,我深深感受到了她的博爱、诚朴和雄伟,也奠定了我较为扎实的地理学基础;四年后,我怀着更高的追求,踏入了我国地理学的殿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从此就与地理科研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硕士毕业工作一年之后,为了提高我的科研素养,实现我的人生理想,我再次走进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转眼间,我的博士学习又要结束了,此刻我的心情十分复杂,几分兴奋、几分紧张、几分释然。首先,要郑重感谢我的几位导师,他们是博士导师美国犹他大学终身教授魏也华先生和南京地理所的陈雯研究员,两位老师一慈一严,魏老师给我传授了很多科学思维,勉励我循序渐进,以国际视野从事科学研究,陈老师则时时督促,让我戒骄戒躁,他们相得益彰,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同时,还要郑重感谢我的硕士导师段学军

4、研究员,他不仅在治学和为人方面给我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还总是以谦虚的态度引导我,关键时刻默默地支持我。借此机会,谨向几位恩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其次,要衷心感谢博士论文期间多次指导我的老师们,他们是南京地理所的虞孝感研究员、姚士谋研究员、董雅文研究员等老一辈地理学家,以及曹有挥研究员、张落成研究员、陈江龙副研究员、吴威副研究员,老师们在我博士论文选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等环节中为我提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感谢我的师兄和学长们,他们是孙伟、吕卫国、陈诚、梁双波、袁丰、李平星、张伟轩等;感谢我的师弟师妹们,他们是王磊、张维阳、张伟、季菲

5、菲、肖琛等,他们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很多支持。再次,要感谢我工作单位的领导,他们是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的张党良主任、穆成兰副主任、胡惠良副主任、丁紫刚主任及朱红处长、王进副处长,感谢他们能够同意我在职攻读博士,并提供了很多工作上的便利;感谢我的同事们,在我撰写博士学位期间,他们不仅为我分担了很多实际工作,还为我营造了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得我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论文撰写。1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最后,还要感激我的妻子、岳母,她们承担了照料儿子的全部重任,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请儿子崇高原谅父亲,为了完成博

6、士论文,我很久没有见到你了;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和妹妹,他们的支持、期望与激励是我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Ⅱ豢瞥宏2013年5月30日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发生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特别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其人U分布格局变动非常剧烈,并出现了很多与西方城市化时期不完全相同的人口地理现象,如区域尺度上,出现了人口一体化增长特征,不同于传统核心集聚外围扩散的模式;城市尺度上,在大城市内部已经出现郊区化现象的同时,国家和区域层面的人口仍然继续向它们周边集聚,也不符合先城市化再郊区化的已有模式。基于这些背景,本文在西方及前人已有

7、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人口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根据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格局变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针对我国发达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空间演变模型,还对苏南地区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上的人口分布演变格局、过程和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1)区域人口空间演变的外在表现是区域人口分布格局及城镇体系的变化,实际上取决于各个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数量大小,本质是各个城市人口净迁入量的相对变化。受大量迁移人口的影响,我国发达地区的区域总人口快速增长,但是区域人口集聚重点逐渐从传统首位城市下降到区域次中心城

8、市,中等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乡村地区人口也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城市体系结构趋于复杂化,最终进一步发展成城市群、城市连绵带。(2)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上,还体现在城市人口在空间布局上的集聚与扩散,本质是不同圈层人口迁移量的相对变化。受大量迁移人口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