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

ID:5476034

大小:2.23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2-14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_第1页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_第2页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_第3页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_第4页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六: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专题报告六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目录1建国前城镇发展的历史演进特征11.1封建社会时期城镇的形成及其空间布局结构1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城镇的不均衡发展21.3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特征和动力机制解析41)阶段性特征42)动力机制解析42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发展52.1发展背景51)“三线"建设时期,湖北省西部地区成为国家建设重点52)国家整体经济布局西移的均衡发展方针带来的历史性机遇53)配合国家战略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镇发展64)伴随矿产资源开发兴起的小城镇发展6

2、2.2城镇体系演进特征71)空间集聚特征72)城镇规模分布73)城镇经济职能72.3城镇化阶段特征与动力机制解析81)阶段性特征82)动力机制解析931980年代的城市发展演进特征103.1发展背景101)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始的改革开放推动城镇高速发展102)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城镇发展的活力103)行政区划调整和小城镇发展战略使湖北省建制镇数量大量增加104)国家城市发展方针和湖北省中小城市战略促进了城市数量、规模的增加和城市群体的形成113.2城镇体系演进特征111)空间集聚特征112)城镇规模分布123)城镇经济职能123.3城镇化阶段特征与动力机

3、制解析121)阶段性特征122)动力机制解析1341990年代的城市发展演进特征144.1发展背景141)利用建设三峡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机遇,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和支柱产业的发展142)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开始显现143)“一特五大”战略推动中等城市迈进大城市门槛152《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专题报告六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4.2城镇体系演进特征151)空间集聚特征152)城镇规模分布163)城镇职能构成174.3城镇化阶段特征171)阶段性特征172)动力机制解析1852000年后的城市发展演进特征195.1发展背景191)武汉城市圈战略

4、的实施推动了特大城市武汉和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192)县域经济战略释放了县级经济活力,形成了四大特色产业区192)经济体制转型进入深化阶段,强化了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205.2城镇体系演进特征201)空间集聚特征202)城镇规模分布203)城镇职能构成225.3城镇化阶段特征与动力机制解读231)阶段性特征232)动力机制解析236研究总结246.1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特征241)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可操作性强的战略突破口和发展路径的支撑242)整体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现“东密西疏、沿江沿交通干道沿线集聚”的特征243)城镇规模结构呈现“两头大、

5、中间小”特征,武汉“一城独大”的趋势显著254)城镇职能结构呈现“单核集聚的中心—腹地”特征256.2城镇化动力机制与演变特征25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252)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262《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专题报告六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1建国前城镇发展的历史演进特征1.1封建社会时期城镇的形成及其空间布局结构图1-1清湖北省地图图1-21925年湖北省地图湖北城镇的兴起和扩展,始终伴随着长江和汉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由于内河航道为当时地域经济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湖北众多的天然河道和湖泊成为冲破地区经济限制的重要联系通道。随着水运网络的

6、扩展,作为地域水运联系重要节点的港城全面扩展,是近代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特点。南宋时期,全国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日趋繁盛。地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刺激了水运业的繁荣兴盛,全省沿江、河城镇因此经历了功能转换与数量、规模的扩展过程。在武汉崛起的同时,口岸城镇全面兴起和扩展,位于长江沿岸的宜昌、武穴、蕲口以及汉江沿岸之沙洋、仙桃、襄樊、老河口等城镇首先发展起来。之后,长江、汉江及其它支流上的岑河、张港、岳口、尺八、永淮等港口城镇亦不断形成。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沿长汀及河流又涌现出弥市、毛市、新堤、沔阳、乾驿、老新、双河、闸口,周老咀等众多

7、的港口城镇。城镇空间发展的总趋势是向滨河地带蔓延,向条件优越的港口迁移。目前,湖北几乎90%的城镇均分布在大小河流沿岸,其中70%是在唐代以后几经迁徙而成。就城镇群体空间特征而言,南北朝后湖北形成以荆州为中心的集聚型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而南宋以后,因武汉崛起,湖北经济的极化效应中心转移到武汉,区域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都以武汉为中心向心聚集,使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演变成为以武汉为中心的集聚型空间结构。26《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专题报告六湖北省城镇发展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城镇的不均衡发展图1-3鸦片战争与五口通商鸦片战争后,湖北

8、省城镇的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